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幻武之旅> 第三十九章 天罡地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九章 天罡地煞(2 / 2)

新城最热闹的不是商业街,也不是市场,而是城主府后的北门。

此门不显眼,仅仅是一条不足五米的通道,可来往的人,却是络绎不绝。

后面是学院,离新城一里之遥的荫家山。

新学院还末开学,名字都没有起,但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前往这新学院识文练武。

半个时辰一讲,文二节课、武二节课,还有半天就是劳作了。

这里开课到半夜十点半,那些白天工作的人,晚饭后,之前是被军士执法史驱赶而来,现在是自觉的集结等待,一起前往。

因为不仅仅是识字练武,还有奇闻杂谈,有先生讲述外面的世界和故事。

当做娱乐消遣也很不错,毕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很无趣的。

如果没休息好,婆娘怀上了,等肚子大了,就不能下地帮忙,将来又多一个吃饭的娃。

城里有些客商挺好奇的,拉住人就问“你们往那边去干嘛。”

“上学。”这几乎是大多数平阳百姓的回答,还特别的气势很足,镇得刚来,不明真相的客商一脸的懵逼。

这么大个的人了,甚至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上学一事,居然说得这么理直气壮,气势非凡,莫非脑袋有问题。

常年来的客商,到也略知一二,甚至深感其中的变化,扩建新城不算出奇,但不论大人小孩都上学就新奇了。

平阳新城的商业街上,招收店员的要求,第一条就是要会说官话,每月会多给一百个铜钱的。

往年客商过来,还得找个中人谈生意和逛街的,去的店铺,也是大店铺,小店不光顾,因为有时双方都听不懂讲啥。

而现在,似乎但凡小摊小贩,勉勉强强能听能说官话了,甚至还能讲上一些平阳之外的事。

讲着官话,沟通容易了,外地人与本地人区分也就不那么明显了,在各方面也就便利了很多。

这变化看似只要上学就能成,但对外地客商的吸引力就特别的大了,比什么免费进城,新铺免租还强。

不少小摊小贩及店员,因为官话讲得好,脑子也活一下,顺便赚了中人的那份钱。

比如,通常过来休整的外地行商,比如吃住,补充食物,维修车辆,带个路,就能得赏钱,比打工强得多。

又比如,道听途说,留点心,有些行商是来碰运气,或是采购,又或是出售货物,牵线搭桥的,则获利更多,除了赏钱更多,还能得到一些意外之财。

“种田代代穷,打工富不了,行商富三代,首先得上学。”

越来越多的平阳百姓,很快的富裕起来,部分脑子灵活的人,心思就开始转变起来,这些人之间,不知何时起,就流传起了这些话。

王守义自然没注意到这些,当初为什么扫盲,只是因为与当地百姓沟通困难,才想到这么一出。

刚到镇兽城的时候,感觉还没感觉沟通有多难,毕竟讲官话的多,而部落的语言口音,与官话也相差不远。

可卧虎山庄一建,招纳流民、平民时,发现各地方言,真是千奇百怪,就连管理时,也得依仗头人。

后来部落来人,王守义决定先学习三个月,除了自己的一些见闻,自然也有了解大周的一些文字和书集。

同时,这些先生,也对招纳的工人,进行着官话和文字的教育培训。

王守义没想到,当初始皇帝的书同文,简单的贯彻下去,会有这么大的改变。

比什么,搞发明,行商,新制度,更能获得百姓的认同。

扫肓扫的不是文盲,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认同感。

书同文,语同音,虽略有区别,但这是一个民族的起点。

在大周,任谁也不会认同识蛮文,讲蛮言的人,当做大周人,当做自己人。

<scrpt></scrpt>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