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仙侠小说>大明风云录之兵锋残剑> 第二十四章 巢湖传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四章 巢湖传说(2 / 2)

大湖村坐落于巢湖北三十里依山临湖风景秀丽村上人家约三百余户男‘女’老幼近千口人这在庐州治下已经算是大村村上姓高者颇多当地有一个习俗凡寿终正寝者其家人定要在其安葬处种植松柏借以悼念故去的亲人此习俗延续至今大湖村左近的山坡绿地已是四季常青松林密布

所以就大湖村的姓氏与绿树成林大湖村又名高林村

潘夫人的娘家是这村上为数不多的冯姓冯家是数十年前由山西迁來此地的

当年潘夫人的父亲逃难至此后來与当地村民学着靠打鱼为生再后來便在此成家就此安顿了下來潘夫人的父亲冯彪膝下就只有这么一个‘女’儿故此从小甚为娇宠后來‘女’儿大了却已成了十里八乡的美人

潘磊是在一次游湖的时候结识了打鱼为生的冯彪虽是年龄有别却是一见如故潘磊受邀到了冯家一眼便看中了冯彪的‘女’儿冯彪回到家中即托媒人大老远的前來提亲冯彪欣然接受潘磊也就成了冯彪的乘龙快婿

冯家因为潘磊的关系如今已是当地的大户人家三进的大宅东西套院在别处不敢说但在这大湖村可算是首屈一指的富庶人家

大奎护送着潘夫人母子回了娘家当晚大奎便在潘家‘门’房住下大奎一身下人打扮不住‘门’房却有些屈才潘夫人心知大奎要做的事需万分小心故此对父亲也未明说

第二日大奎即向冯家告辞冯彪按‘女’儿的意思本‘欲’将那匹拉车的青马送给大奎骑乘却被大奎婉言拒绝告别了冯家大奎只身一路向南与潘磊相约一月为期如今已过了近十天细细算來却是时间紧迫就算安然过了长江潘夫人也不能在十余天内赶到泉州况且还有一个三岁的孩子

为今之计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大奎展开脚力一路向南疾奔沿途遇坡过坡遇河趟河三百里路在大奎脚下不过区区一个半时辰便即赶到了无为县境内大奎停下脚步稍事歇息了片刻即向县城内行去如今大奎的体力已是大不如前如此疾奔不足两个时辰已是有些体乏大奎心中不由的有些愤恨若有朝一日找到那个方九天必将其碎尸万段方能解心头之恨大奎心中虽满是恨意但也无法

自从自己出事以后江南各州府县已是遍布海捕文书另外大奎的侦骑四出可直到如今仍是了无音讯大奎边走边想眼看已至无为县内

从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在无为地界便设有兵马司衙‘门’民众称之为无为军如今江南江北大战在即元庭更是增派‘精’兵十万驻守此地无为县虽属庐州管辖但军备诸事尚需受无为县节制达顿在此据守总领无为庐州巢县三地的兵马军备事物

(古时与现今不同当代是军事服从政治古代是兵权大于政治古代甭管多大的官沒有兵权就是纸老虎一个故此说古时多有武将谋逆制造兵变的事情发生)

无为县设将军府达顿的主力部队便在县城内驻扎

大奎进了城见到小小的县城整个已是一座兵营寻常百姓却皆不在城中居住所以放眼望去街上除了巡逻的元兵元将竟是一个百姓也不见大奎的到來让那些元兵好一阵稀奇故此大奎每每遇到巡逻的队伍都会被盘问一番

幸而这些元兵脾气还好说话间只是一番拳打脚踢若是遇到脾气不好的怕是要‘露’馅无奈之下大奎只得再次出了无为县城

如此白日要想进城怕是难上加难大奎出城本想寻到有人家的地方借以安身到了晚上再想计策无奈出城走了许久都不见人烟偶尔遇到一个小村却只见人去屋空一片破败景象大奎心中不禁暗恨元兵占我山河‘弄’得民不聊生百姓已是居无定所

大奎心中虽是愤恨但也只能在这空无一人的破败村落落脚了

四野虽是荒芜但大奎好歹以飞石之技达到了两只野兔回到小村中寻了破锅火镰好一番收拾总算勉强果腹

村里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草大奎寻了些干草找了间避风的小屋将干草在木‘床’上铺好便仰身倒在草‘床’上开始闭目养神谁知大奎这一躺下竟悠悠睡了过去一觉睡到天大黑大奎起身四顾不由得有些自嘲

出了屋子辨了方向再想无为县城疾奔而去刚至县城西‘门’处竟远远见到由东而來一队车马看样子似是镖局的镖车一般远远地却能听到‘女’子的嬉笑声大奎心中好奇便暗暗的跟在车队的后面直到快入城时才看明白这哪里是镖队啊却是不知从哪里來的一群青楼歌妓

有道是饱极思‘淫’‘欲’这无为县如今已成了一座兵营驻守在这里的将军们也都是凡夫俗子自然也有七情六‘欲’从别处‘弄’些青楼‘女’子來消遣一番也无可厚非

大奎正愁无法进城见到这车队顿时计上心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