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仙侠小说>大明风云录之兵锋残剑> 第七十二章 何谓民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二章 何谓民心(2 / 2)

阿古拉哭嚎了半天,扩廓帖木儿顿觉吵闹,当即叫人将阿古拉拖了出去。等到帐内只有扩廓帖木儿自己时,扩廓帖木儿望着帐顶悠悠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

兰州数日风平浪静,张温稍有闲暇便会来看望大奎。如今大奎每日饮用虎骨酒,又有不错的吃食滋养,身体已是大见好转。

这日就在大奎的住处园亭中摆下了酒宴,大奎与张温把酒言欢。孟歌、区大锤、杨小虎作陪,众人天南海北谈的甚是投机。

酒过三巡时,军兵来报:元兵驱赶大批百姓逼近兰州。

大奎闻报不禁大惊失色,张温却似好整以暇的饮了口酒,放下酒盏慢条斯理道:“传我将令,无论何人胆敢靠近兰州城,格杀勿论。”

“不可。”大奎伸手拦道:“我等守土之责,岂能残害百姓?”

张温苦笑道:“张大人,若是元兵混杂在百姓当中借机攻城,我等又当如何?”

大奎强声道:“兵来将挡水来土屯,又有何惧?”

张温微微一笑,这才道:“敌兵有二十万之众,就算不足二十万也有十七八万。我军只有区区两万人马,若是近身肉搏如何能敌?一旦兰州失陷,城内十余万百姓又当如何?元兵定会屠城泄愤,张大人三思啊。”

大奎不仅急的团团乱转,杨小虎起身规劝道:“义父莫要心急,不妨坐下来与张将军一起商量对策。”

大奎斩钉截铁的摇摇头道:“此事没得商量,百姓不得妄杀。”

张温沉默了片刻,却是站起身道:“我是兰州主将,张大人乃是文职。没有本将军的虎符,一切兵马调动皆属叛逆。“说着伸手拍了拍孟歌的肩膀,却对孟歌道:“劝劝张大人。”说罢大步走出园亭。

大奎只觉浑身无力,颓然坐到了亭中石凳上,双目痴痴的望着满座的美味不言不语。

孟歌这时候咳了一声,这才道:“张大人不妨听我讲一个故事。”

大奎混若未闻,孟歌却是独自说道:“我家中父母早丧,只有一个妹妹带在身边,她叫孟谣。当年江南混战之时,我曾随常遇春将军征讨陈友谅,陈友谅节节败退。后来吴王听闻小明王被困安丰,便调兵前往解救,哪成想陈友谅借机来袭洪都(今南昌)。”

大奎听到这里不仅去看孟歌,孟歌叹口气道:“陈友谅派出奸细,混在难民中先行进了洪都城。攻城之日敌军里应外合,洪都险些陷落敌手。后来陈友谅被朱文正将军击退,但是我妹妹却死于乱军之中。”说到这里,孟歌已是潸然泪下。

石桌上有酒,孟歌抓过酒坛一番痛饮,酒水淋漓却浇不灭心中郁结。

大奎至此方知孟歌当年为何酗酒如命,原来是别有伤心处。大奎接过孟歌手上的酒坛,,这才劝道:“孟大哥莫要如此,节哀顺变。”

区大锤唉声道:“这么多年了,孟歌还是念念不忘。”说罢再次拿过一坛酒开了封,也猛灌了几口烈酒。擦了擦嘴这才道:“张大人说的对,过去不高兴的事就不要再提了。”

杨小虎这时在一旁进言道:“义父,元军以百姓相挟,正说明他们已经无计可施。张温将军说得对,城内尚有百姓十余万。两害相权取其轻吧。”

大奎站起身眼望隆冬白雪,幽幽道:“乱世征伐,有谁真的顾忌百姓的死活?”

此言一出,众人相顾无言。

这时冯师爷忙三火四的进了园子,老远便吆喝道:“张大人,张大人。宅门外新增了二百护卫兵士,声称没有张温将军的令逾,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

大奎苦笑道:“不让出入就不出入吧,来来来,一起喝酒。”

冯师爷走到身前,四下看了看这才低声道:“张大人慎言,小心隔墙有耳。”

大奎所幸坐下道:“言多必失,这个道理本官还是知道的。来,给冯师爷满上。来晚了自当罚酒三杯。”杨小虎见大奎不再坚持所见,这才接过酒坛寻了空杯给冯师爷满了一杯酒。

官场沉浮,沉的便是那些不会做人的人。对人且说三分话,莫可全抛一片心。对朝廷对百姓,莫不如是。至于是贪官还是清官,已经不再重要。若不是大奎当初贪墨了三十万两银子,只怕此刻早已人头落地。

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太祖皇上忌讳的便是民望高的人,尤其是能征善战而又众望所归之辈。大奎在为当初的自己庆幸,自己犯了错非但没死,反倒又被任用。想必其中的奥妙很少有人能领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