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仙侠小说>大明风云录之兵锋残剑> 第九十二章 定西安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二章 定西安民(2 / 2)

寻到县衙,人马进驻总算见到了人,五个乞丐竟然在此落脚。兵荒马乱,百姓糊口都难,这几个乞丐能活着,就说明县城内百姓还能勉强过活。兵士们要驱赶这些乞丐,大奎止住了兵士的鲁莽举动。

在后宅寻了间勉强能住人的房舍打扫干净,大奎便将这五个乞丐唤到身前问话。

“看样子你们也是寻常百姓,若是愿意留下便做这县衙的差役吧。”大奎第一句话便派了差事,五个乞丐你看我我看你,愣了一会。

一个胆子大的问道:“管饭不?”

大奎笑道:“饭菜管饱,每月每人一串钱。”

有饭吃,还每月有钱拿。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五个乞丐头点的犹如鸡吃米。大奎呵呵笑着挥手吩咐道:“给他们换身衣服,让他们吃饱饭和兵士一起打扫庭院修缮房屋吧。”看着五个乞丐离去,大奎这才起身对冯师爷道:“此地艰苦,冯师爷能者多劳吧。”

冯师爷知道大奎要走了,心中却有几分不舍。大奎没再耽搁,只一抱拳道:“济州再会。”

冯师爷连忙抱拳回礼道:“张大人一路走好。”

大奎笑了笑,带着杨小虎出门而去。到了门外与四百兵士会齐,取道向东行去。

春末夏初,风轻云淡山青水碧。大奎策马在前,眼望四周景色,不仅心怀大畅。再走便是崆峒山地界了,大奎正想去拜望一下欧阳德前辈。救命之恩赠药之德,大奎一刻不敢忘怀。

再次来到崆峒山下,大奎不仅赞叹造物之美。崆峒山属六盘山支脉,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若有闲暇到此小住,当是人生一大美事。

进了山口,大奎吩咐杨小虎先行一步投上拜帖。不到盏茶时分,已到了欧阳德的草庐院外。只见欧阳德及其老伴已早早迎候在门外,大奎虽是朝廷命官,但在前辈面前却不肯托大,未到门前已早早下马。

“草民欧阳德拜见张大人。”欧阳德夫妇二人向着大奎屈膝便要下拜,大奎三步并作两步赶到身前,双手齐探已将两位老人扶住。口中言道:“前辈万万不可如此,折煞晚辈了。”

欧阳德虽是山野之人,但却颇识大体。“大人,你我虽有私交,但这朝廷礼数却不可废。”大奎无奈只得作罢,任由欧阳德夫妇行了大礼。待到礼毕,大奎急忙迎上前再次搀扶。随后大奎又行了晚辈的觐见礼。

没有规矩便不成方圆,况且身后还有众多兵士随行。双方礼毕,大奎却对身后的杨小虎道:“人马且到山崖边的草棚处暂歇,随后再来与本官会齐。”孟歌领命转身去了。

大奎待到身后只有两名侍卫了,这才向欧阳德夫妇埋怨道:“前辈何须如此,我张大奎一介粗人,最烦的就是这些礼数。”

欧阳德神秘一笑道:“老夫也烦。”二人不由得相视大笑,一行人有前有后进了院门。

欧阳大娘忙里忙外的张罗酒菜,侍卫不等吩咐便去打了下手。室内简陋,大奎与欧阳德就在堂内就坐。

几句寒暄后,大奎便开门见山道:“数日之前,定西大捷歼敌三十余万。如今兵戈虽止却民生凋辟。本官的师爷留在了定西县,为了百姓能安居勤耕,本官有一事相求。”

欧阳德闻言正色道:“大人心系百姓,老夫感佩之至,有话但讲无妨。”

大奎点头道:“百姓虽衣食得以周全,但如今这年月却到哪里看病?本官想劳烦欧阳老哥去定西开设医馆,替百姓解除病患。”

欧阳德闻言呵呵笑道:“元庭无道,老夫方才在此避世。今日大人相请,老夫任凭驱驰。”

大奎大喜,命杨小虎取来白银五百两赠与欧阳德,欧阳德坚决不受。大奎笑道:“欧阳老哥莫要如此,老哥到了定西开医馆总要有用钱的地方,这银子乃是本官垫付的诊金。”

将银子放在桌上,大奎续道:“本官在定西认识了一个孩子,这孩子命苦得很。这里劳烦老哥找到这个孩子,收他做徒弟。让他有一技之长借以谋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