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历史小说>一品寒门> 第66章 无他,唯手熟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章 无他,唯手熟尔(2 / 2)

恶补试帖诗和律法知识。

杜茂才开始讲试帖诗的应试方法,总结出来就是八个词押韵、诠题、裁对、琢句、字法、诗品、起结、炼格。

试帖诗是按题作诗,题目出处在经史或古诗句中,考生做诗的时候,必须了解题的出处,写出的诗篇,才不致违背题意题情。

而且试帖诗是有格律要求、讲究押韵的。大多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童试多用五言六韵,乡试以后均用五言八韵。诗内不许重字,语气必须庄重,题目之字,须在首次两联点出。

当然,如果有歌颂皇帝功德之意,最好不过。

试帖诗的大概结构和写法就是首联名破题,次联名承题,三联如起股,四、五联如中股,六、七联如后股,结联如束股。

试帖诗必须庄重典雅,切忌纤佻浮艳,就算拍马屁都不能太明显。

这一堂课讲下来,孟青云头都大了。

写诗讲究灵性,这样写诗就程序化了。

考生如同造诗机器,按照程序造诗,文采灵气其次,格律韵脚优先,这样的诗肯定木讷,呆板。

当然也有大才考生写出过名篇,那只能另当别论。

现在孟青云发现以前的想法多么幼稚,总想用唐诗名篇来替代试帖诗????????????这是自掘坟墓,格律不对会扣分。

阅卷官才不管是不是名篇,他看的是格律。

一句话,只要不符合格律的试帖诗,都是次品。

表判问题好解决,去书店买几本对应的书,领会贯通就行,当然背会就更好了。

接下来的七天,孟青云徜徉在诗的海洋中。

试帖诗考试押题的概率几乎为零,因为光押中题目不顶用,还有韵脚限制。

因此,杜茂才不管它考什么题,直接来个全覆盖。

按格律写。

只要写不死,就往死里写。

写的多了,自然会了。

无他,唯手熟尔。

第七天的小测中,孟青云的试帖诗做的有模有样,虽有堆砌辞藻的嫌疑,但也算披上华丽的外衣,使他的试帖诗有了可圈可点的地方。

而空闲时间就背诵律法等书籍,他的表判题也答的非常好。

看到孟青云有点小得意,杜茂才突然泼冷水道“青云,别认为表判题只是这种简单的问答,有时候也考一些专属文,比如判词、启事、通告、公函等,这些文有固定格式,写错就没有分。你自己多注意,不要因小失大。”

好险!

孟青云突然醒悟过来。

这就是应用文,前世高考中常常出现的小作文,就属于这类题材。

记得高三期末考试,十分的小作文,他才得了三分。

那次的小作文是请假条,他失分就失在格式上。

由于语文老师把他的请假条当作反面教材在全班朗读,所以他记忆犹新。

虽然他学会了请假条的正确写法,但心中还是有点屈辱感。

前世犯过的错,今生不会再犯。

他要学会写判词、启事、通告、公函等应用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