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领导的真功夫> 第8章 领导的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章 领导的经(1 / 2)

中国人最擅长持经达权的运作,

所以能够以不变应万变而立于不败之地。

“经”是共识,乃是不易的原则,

“权”就是应变,叫做权宜的措施。

持经达权,即有原则地应变,

领导者不可不变,也不可乱变。

领导的经,是领导者应有的共识,

这些原则是所有领导者都不能够任意违背的。

班底、知人善任和珍惜下属,

是领导者最基本的经,必须好好秉持。

合理隐恶扬善,容许无心犯错,

用心珍惜下属,也是不变的原则。

建立公的班底

有人喜欢批评中国人大圈圈里有小圈圈,这并没有错。小圈圈就叫做“班底”,听起来相当可怕。如果用英文写成Management Team,好像很适合,一点也不恐怖。每一位领导者的管理幅度都相当有限,不能不组成“心腹知己”的领导团队,才能够照顾得过来,说起来也是理所当然,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地方。

班底有公的也有私的。私的班底依领导的喜好,选择具有“同”字性质的,例如同宗、同乡、同学、过去的老同事等,实在令人厌恶。有时也可能把领导自己拖下水,弄得灰头土脸,所以应该绝对避免。

公的班底,则是经由工作表现来建立的。领导大公无私,头脑中根本没有“同”或“不同”的观念,只知道谁工作表现最好,人际关系最好,谁便是班底。这种公的班底,可以成为领导和下属之间沟通的桥梁。中国人有一些话不方便当面说;也有一些话,当面说反而无效,都可以透过班底来达到圆满沟通,实在有很大助益,如图8.1。

(插入图8.1)

领导者可以把“同”和“不同”合起来想,不必分开来看,管他同或不同,脑海里根本没有这种概念。只是彼此的合作,完全基于公益(团队的利益)的需要,相互之间的互助,完全是为了组织的目标。凡是贡献较大、配合度较强、主动性较高而且创造性较好的下属,经由逐步考验,一层层由外向内拉近,构成坚强可靠的班底。领导者对班底特别照顾,同时要求也特别严格。凡事要多依靠班底,当然应该特别费心。

既然要建立公的班底,必须善于知人,才能够明辨是非,使大家心服口服。知人不明,建立不可靠的班底,形成小人包围圈,必然使大家心寒意冷而士气低落。

知人是领导者的主要修养之一。俗话说:“不识字不要紧,不识人最可悲。”知人的方法很多,如表8.1。

(插入表8.1)

唐代名臣魏征的审察法,包括六个方面: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养;居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

魏征认为,在不同的环境中,观察人的所作所为,是知人的最好时机。这样多方面观察,不可偏颇。

孔子主张“视其所以”,从动机来看人的言行是否端正。“观其所由”,从结果来看人的言行是否正当。“察其所安”,从习惯来看人的言行是否自然。

知人不可仅凭经验,必须多加学习、印证,才能增进研判的实力。阅世愈深,经验愈丰富;学识愈深,判断愈正确。这样,知人就愈明。领导之先,必须知己知彼。

领导者用人之先,怎样去认识人才?认识之后,怎样使人才愿意为我所用?然后才谈得上用得其所,使人才获得善用。同时,还要拉近距离,使其敢于发挥潜力。

想要达到圆通的领导,必须建立公的班底。公的班底是经由工作表现来建立的,所以要对下属有所了解。了解下属就是知人,而知人的目的是为了善任,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知人善任

知人的目的,在善任。领导了解下属,是知人;领导如何让下属充分发展长处,是善任。

善任的意思,是相信他,委任适当的职务,让他去尽力。领导信任下属,不可以从“零”开始,也就是不可“先不信任他,等他有良好的表现,才来信任他”。 领导应该从“小信”开始,由小信而大信,经由考验中来逐渐增加对下属的信任度。由零开始,等于宣判下属的死刑,表示完全不信任他。既然如此,何必用他

呢?无论如何,由小信开始,让下属有被信任的感觉,十分重要。

开始的时候,应该一视同仁,给予同等的信任;然后有些增加得慢,有些增加得快,居于实际表现的不同,逐渐拉出距离,这是自然的工作表现与人际关系,而不是人为的主观感情。

职务方面,也是从实际表现中来赋予相当的信任,以便适时调整对下属的领导方式。我们常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初听起来好像是对每一位下属都应该如此。这种想法,基本上是正确的,符合由小信开始。但是,仔细分析起来,仍然有程度上的差异。领导者对每一位下属有不同的信用度,说起来这也是下属自己所建立起来的,必须由自己来承担后果。从这个角度来看,领导者的态度,可以说十分公正。对某甲信任得多一点,对某乙信任得少一点,应该是合理的不公平,某乙不能抱怨,某甲也不必感恩。一切自作自受,各人获得自己所应该得到的信任度。领导者在考验时,必须秉持公正的态度,下属才会心服,如图8.2。

(插入图8.2)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