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章 第 49 章(1 / 2)

没有做过玻璃,但他们会做琉璃啊,这不就是转变下配方和思路,工序上再按着步骤改一下的事情么。

于是皇帝一声令下,各大官办的、民间的琉璃营造坊便高效运转起来。

其实都不用他吩咐,对于能赚钱的玩意,那些商人们的嗅觉一个比一个厉害,他的政令还没下来之前,坊内的窑炉就已彻夜不眠地燃起了熊熊烈焰。

这事自然而然地由工部负责督办,放以前,他们虽说也是六部之一,但地位却是最低的一个,更像是一个给皇家打杂的部门。

看看人家其他几部干的都是什么,管官员的评级考核的,管全国财政的,管科举的,管兵籍军令的,管司法邢狱的,再看看他们工部,工程营造,修桥铺路,都是些吃力不讨好的活,哪有人家半点威风。

但这样默默无闻的存在,最近几个月来却慢慢发生了改变。

皇上对工部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赏赐和夸奖一样没落下,这让以前总是背景板一样的工部众官员,走路都轻飘飘地仿佛带着风。

为了又快又好地完成皇帝交待的事,工部侍郎崔礼这几天恨不得住在琉璃坊内。

在工头的指挥下,工人们用铁铲将坩埚自火窑里铲出,另有两人钳着坩埚将那一汪像水一样半透明半流动的液体倒入早就备好的模具,最后几滴久久悬挂在沿壁上,在空气中拉出长长的透亮的银丝。

一个机灵的工人眼疾手快地上前一步将银丝剪断,旁边几人“嗨吆嗨吆”地喊着号子,搬来几块带着把手的铁框,这就是用来将液体玻璃压制称成平面的工具。

将液体玻璃倒入铁框里,然后在上面再放上一块平整的铁皮使劲往下压,最后在铁皮上再放一块相当有分量的石头,接下来要做的就只有等了。

崔礼抹了把脸上的汗水,即使是寒冬腊月的天气,他在高温窑炉附近待了许久,厚重的官服下早就湿了一层又一层。

“看起来比做水泥倒是简单些。”他看着铁框喃喃自语,“竟能将白花花的石头烧成透明的玻璃,奇哉,妙哉!”

若是钟荧在这里,一定会抓着他的领子使劲摇晃,这就是化学反应啊!

一个在琉璃坊内工作多年的老匠人呵呵一笑:“大人说的不错,玻璃的做法可比水泥轻松多了,至少不用大伙没日没夜的磨石头,单这一项,就省了老大功夫了。”

窑炉内的火已被熄灭,但温度一时半会却降不下去,众人谨记着不能骤然降温的冷却过程,没有贸然开窗散气,只在周围围成一圈,好奇地盯着铁框打量。

“这样就能做成玻璃了?也太神奇了。”

“我明白了,最关键的一步在炉温,炉子的温度上不去,便没法将石头彻底烧化。”

“新做出来这种风箱真是个好东西,不止咱们琉璃坊,打铁灌钢都用得上,也不知换了炉子,能不能锻造出更坚固锋利的兵器来。”

崔礼听着他们的谈论,心里一动,思绪不可遏制地开始发散。

或许不用等着陛下吩咐,他可以命人自行研究新的锻造之法,若是搞出成绩来了,再拿去呈给陛下,也算是一个惊喜。

半个时辰后,室内已经彻底凉下来,几个工人将上面压着的东西取走,从铁框内拿出一块无色玻璃板。

崔礼蹲下来摸了摸,冰凉光滑的面板,透亮得像水一样。

第一次做到底经验不足,表面看着略有些粗糙,远远比不上直播间里看到的那些,但用做窗户依然是足够。

若想做出更好的,还需要不断改进,更优质的原材料,熔炼过程中更大力度的搅拌,更严格的退火程序,这些都还需要工人们继续研究。

然而,这只是第一次做,他已经非常满意了。

想象了下把家里所有纸窗换成玻璃窗,不仅亮堂,也更保暖,冬日里温一壶热酒,不用打开窗户,透过玻璃窗就能看到室外纷扬的雪景,该是多风雅的趣事。

众人围在他身后探头探脑,一个个忍不住地惊叹。

“这就是玻璃?真漂亮啊,这颜色比咱们烧出来的琉璃看着还要好看。”

“你尽瞎说,这就是透明的,哪有颜色,不过确实好看。”

“这要是装在窗户上,屋子里该多亮堂,也不知到这东西以后卖得贵不贵,咱们能不能享上这个福,也在家里装几块玻璃窗。”

“别做梦了,这玩意精贵着呢,肯定得先紧着皇帝陛下和大官们用,他们用完了就是有钱老爷们,轮到咱们就到猴年马月了。”

另外几块玻璃板也冷却成型了,崔礼让侍从给他拿了块湿帕子,擦了擦脸上沾到的黑灰,整理了下衣冠,命手下抱着这几块玻璃,进宫报喜去。

害怕颠簸弄碎了,他们连马车都不敢坐,就这么堂而皇之地一路抱着招摇过市,路上看到这一幕的人纷纷驻足谈论。

皇宫内,周显和几个皇子围观崔礼带来的玻璃,最小的四皇子显得最兴奋。

“父皇,这几块玻璃您打算用在哪里?若是不用的话,可不可以赏给我,我想把它们安在我书房的窗子上。”

周显无情无情地拒绝了他,因为他也想要,只是用在哪里还没想好。

嘉奖了崔礼几句,夸得对方两眼发光面色潮红后,就打发人下去了。

这时,内侍呈上一个精致的青瓷小罐子,里面装着白得像雪花一样的糖霜。

周显手指沾了点放嘴里,立刻讶异地挑高眉毛:“只是用黄泥水过了一遍,怎么连味道都变甜了许多。”

内侍哪里懂这其中的原理,他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三皇子在一旁道:“或许是黄泥水冲刷过后,将那些黑色的残渣带走了,所以味道就更纯了些。”

二皇子好奇:“三弟,你说得像是亲眼见过一般,莫非宫人这么做的时候你看见了?”

三皇子微微一笑:“二哥,钟娘子讲方法时提过这一步,所以我才记下了。”

说完他也学周显的样子,用手指挑了一点吃进去,忍不住连连点头:“这比红糖好吃多了,颜色也漂亮,如此纯白无暇,就像天上的雪一样。”

二皇子尝过后也发出了同样的感慨,只有最小的四皇子一脸嫌弃地没有动。

周显问他缘由,他皱着小脸道:“人吃的东西,怎么能用黄泥水淋,这多脏啊,还能吃吗?”

这话一出,二皇子和三皇子顿时也想到了这一点,两人脸色同时一变,嘴里甜蜜蜜的滋味都变得有几分苦涩。

周显倒无所谓:“这算什么,咱们每日取水的井底不知道沉着多少脏东西,你们不也每天照样喝。”

好像也是几人对黄泥水干不干净也不再那么纠结。

二皇子道:“父皇,给它取个名字吧。”

周显不假思索道:“色白如霜,就叫霜糖好了。”

这个名字很快借着弹幕迅速被全国知晓,有了霜糖,颜色发黑的红糖一时间无人问津,市场上掀起一股买糖的热潮。

黄泥又不要钱,大街上随处可得。只是这么一道简单的工序,没有增加任何成本,就能提出味道更纯正颜色更漂亮的霜糖,商人们都要乐疯了。

这下子,哪怕是平日从不舍得买糖的人,在这种浪潮的推动下,也不吝啬于花上几十文钱,买上一罐最小的糖,好奇地尝过味道后,便珍惜地藏起来,不让家里的孩子偷吃,只等着过年的时候拿出来给大家甜个嘴。

又过了两三天,各地也相继做出了玻璃,工人们没日没夜地赶制着,想要在过年前多做一些,说不定还能多拿些赏钱。

才十天时间,玻璃的制造工艺就进步了许多。

新做出来的玻璃已经可以做到表面没有任何瑕疵,放在水里可以完美隐形的程度。

除夕夜前夕,是个好日子,宫人们小心将镂空雕花窗上的白纸取下,镶嵌上大小契合的玻璃。

大片阳光肆无忌惮地从玻璃窗照进室内,屋子里亮堂地仿佛整个都摊在天光下。

周显坐在椅子上惬意感受着,耳畔传来宫人惊讶羡慕的声音,心情好得不得了。

不止皇宫内,其他各地也是如此,有钱有权的都有自己的门路,想办法弄来几块玻璃,不是什么难事。

京城最大的酒楼里,所有包厢都换上了这样的窗户,百姓们乌压压地为了一群,一脸兴奋地站在下面指指点点。

“总算看到玻璃做的窗子了,再过不久,咱们是不是也能用上了?”

“这也太漂亮了,像水晶一样,这要是我家里的,我摸都不敢摸了。”

“这么一扇玻璃窗,肯定很贵吧,估计只有有钱人才用得起,咱们这些小老百姓就别想了。”

“我刚看到一群人抬着玻璃进了太傅府,不知道皇宫里是不是也换上这样的窗子了?”

玻璃和霜糖带来的喜事,或多或少冲散了冬日里的寒冷。

另外,还有一个小插曲,一个匠人受到启发,做出了大黎第一支牙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