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8节(1 / 1)

包括范总在内,以及众多裁判,表示杭峰的这一跳,在自己的期待值内。毕竟只是第三跳,60迈的速度起步,还指望什么呢?四周已经非常棒了啊。可是下一秒,杭峰的表现出乎了众人的意料。他展开等待下落的身体,就这样在垂直落地的前一瞬,轻松拧动。半周!!又加了半周!!半周落地,随后肩膀和头才跟着拧过来。这身体的柔韧性也很强啊!不不不。关键是加上这最后的半周,杭峰岂不是在第三跳就做出了四周半?“哇哦!?”有裁判当场就忍不住发出了惊叹的声音。确实出乎意料了。在u型池的赛场上,虽然每一跳,每一步的完成度,都可以区分一个选手的优秀与否,但是在第三跳去做四周半,并且还顺利完成的选手,绝对是世界头部运动员,和普通世界健将的差距。很少见。除了欧洲赛场,几乎其他的洲际赛场都不会出现这样的难度。所以……杭峰有这样的实力,东道主的特权好像用不用都没什么差别啊。很多裁判有点困惑。如果接下来杭峰还能有这样稳定的发挥,就算是白鸟优宇也未必比他更强。唔……该不会是华国方面都不知道杭峰有这个实力吧?毕竟他在资格赛拿出的水平,多少还是差上白鸟优宇一点点的。三位华国裁判,能够明显感觉到裁判室里,随着杭峰第三跳超乎预料的完成,气氛有些变化。有裁判甚至在比赛的关键时间门,忍不住看向了查利总裁判一眼。查利总裁判根本没注意到这快速扫过来的一眼。他的注意力完全在杭峰身上。嗯,一名非常优秀的u型池选手。查利作为总裁判,见识自然不俗,别说担任这类“洲际杯”的裁判,他在“世界杯”和“奥运会”赛场上,也都担任过总裁判。见过的优秀运动员多了,自然有一套自己的评估标准。果然和自己想的一样,杭峰确实是一个具有争夺世界冠军实力的选手。关键还很年轻,现在也刚刚进入“黄金期”,不出意外,在接下来的五六年时间门,他都会一直处于成长阶段。这样的运动员,要是让他感受到赛场的不公平,跑去只参加极限运动,简直就是他们常规赛场的一大损失。大笑话!什么?东道主暗箱他给杭峰特权?别开玩笑了!干到他这个高度,给再多钱也不能让权钱侵蚀他的个人名誉。之所以在会前特意提前裁判们,提高他们对杭峰的关注度,无外乎就是看出杭峰在这个项目上的潜力。作为一名热爱这个赛场,并且真心希望u型池可以出现更优秀选手的从业者,他考虑的绝不是某一个赛场的好坏,而是一名好的运动员能够给这个赛场带来什么。自从莫泊桑去年在“x-games”拿到了大满贯后,就表现出了一种无欲无求的态度,今年的国内联赛都没参加,对“洲际杯”的冲劲儿也不足。再加上莫泊桑的年龄已经到了运动生涯的末期,旧的时代已经过去,u型池的赛场迫切需要撑起这个赛场的“明星运动员”出现。对杭峰有期待,当然不是说他就一定能做到,毕竟目前看来,全世界能够战胜杭峰的人还是有的。他只是希望杭峰能够在这个项目坚持下去,具有足够的动力去冲击最高的王座。杭峰只是他赋予u型池项目的“种子”之一罢了。如今看见杭峰没有辜负自己的期待,在第三跳完成一个非常优秀的动作后,查利总裁判内心是满意无比。保持住啊小伙子,未来还是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的。这样想着,赛场上的杭峰也迎来了他的第四跳。不用怀疑,此时惯性已经冲进70迈的杭峰,在最后一跳必然是一个五周。但是在第四周,还充满悬疑。杭峰是继续保持自己不断升高的难度呢?还是为第五跳选择积蓄力量,保留一手呢?有时候,猜测选手下一步的选择,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只不过,如果远远低于裁判的预期,那“有意思”可就变成了“大恐怖”啦!杭峰这一次是正面地冲向第四跳区。这是一个难题,这一跳的难度未必高于第三跳。第三跳他可是一个反向的起跳,可以说是为那一跳拿足了分数,在这第四跳,他不可能再做一个反向落地。对于五周本来就有点勉强的他而言,一旦用上反向起跳,别说拿不拿高分,能不能完成都是问题。杭峰俨然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更何况赛场不等人。他凭借超快的速度冲上池壁,在最靠近池沿的地方起跳。双脚用力,脑袋后甩,肩膀随后跟上,于是一个向后翻腾的动作出现。这很常见,正方向起跳,大多是向后翻腾。不过杭峰这一跳的亮点竟然在抓板上。“什么!?”有裁判看见了,杭峰这一跳竟然选择了前手抓后板的难度。而且还是向后翻腾的前提条件下。这个抓板动作可以说顶了抓板难度的“天花板”。前后抓在后板上,身体需要的柔韧性非常高,腰腿部必须往后拉。往后拉伸的动作,缩紧的时候难,打开的时候更难。再优秀的运动员,都不能缩短这个动作在伸缩上耽搁的时间门。这样一看,突然就反应过来,杭峰在第三跳,虽然做了反向起跳的四周半,但他的抓板动作却选择了最简单的。后手抓内刃。这些小细节看来还是得通过慢放才能看清,对于这类优秀运动员而言,真是一点都不能大意。差点就被糊弄过去了。不过裁判这么想,也只是针对杭峰而言,他们对杭峰的期待高,要求自然会更高。换了任何一个赛场,能在第三跳就完成四周半,简直就是直接夺冠啦!裁判眼里,杭峰对标的是白鸟优宇,是世界前五,是这个赛场的第一名。要求再高一点也不过分。而这边,杭峰已经凭借一个抓板动作,吓得范总心里一颤,猛地就紧张了起来。无他。向后抓板的动作,是杭峰在“四周半池子”里,唯一成功率不足70%的难度动作。毕竟已经到了1620四周半,来到了人体的极限区域,就是杭峰也不能说任何动作都能完美地做出来。他也开始出现了失误率。尤其是这种最高难度的动作,在训练的时候,简直就是和孙烈在比着谁摔的更惨。如果是提前定制的动作,范总是不会让杭峰上这个动作的。反正终极目标是五周,为什么要在四周半为难自己呢?类似难度,并且成功率更高的动作又不是没有,根本没必要在赛场上拿出自己不熟练的动作。怎么的?以为自己不熟练,去拼命做了,裁判就能给更高分?很抱歉这不可能。世界赛场太大了,并不缺一些左撇子,或者就喜欢用这个抓板姿势的选手,在经验丰富的裁判眼里,你的这个难度动作并不代表更高分,只是你个人不擅长而已。范总不知道杭峰在想什么,在赛场上又不能阻止,只能干着急。心脏像是提到了嗓子眼儿里,完全是屏息在看比赛。杭峰选择这个动作,当然有想法。无他,刷裁判“印象分”罢了。从今年进入常规赛场后,杭峰先后参加了两场国内联赛,和在洲际杯里滑了两次资格赛,他几乎把自己所有的四周半难度都拿了出来。只除了这个成功率最不高的抓板动作。毕竟他又不认识查利总裁判,也不知道其他裁判怎么想,为了之后的国际赛场做准备,哪怕是为了冲击这场比赛的冠军,他也不能在裁判的眼里落下一个不够完美的印象。这个动作难,难也要硬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