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6节(1 / 1)

谁说必须得有五周才能赢比赛呢?自己能惊艳裁判的地方多了去,没必要钻牛角尖。身边这位裁判的耳机里收到了同时,他按着耳机说了一句,随后看向杭峰,问道:“准备。”用的是英语。杭峰点头。裁判又说:“那就出发吧。”杭峰最后调整了一次呼吸,随后将横着的滑板正过来,朝着u型池滑了过去。10米的加速区不长,为了尽可能地获得更快地速度,杭峰在往前滑的时候,还连续弹压了几次滑雪板。这种小技巧有助于提高速度。很快,速度就达到了10迈以上,同时u型池也到了。10米到底是太短了。不过进入u型池是一个往下的坡度,还有一次加速的机会。杭峰抓住机会,在冲进u型池的时候跳了一下,速度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快。然后也就到这里了。20多迈的速度,是极限,就算莫泊桑来了也是这个程度。优秀选手和普通选手在速度上拉开差距的地方,是每一跳的落脚点。跳的越是接近u型池的池沿,获得的滑行距离就越长,也就能够获得更快的速度。杭峰在感觉自己的身体往上扬的时候,再一次深呼吸。随后熟门熟路的在最极限的位置起跳,一周半540的空中技巧做完,落的冰壁上。“啪”的一声,像是黏在了冰上,整个人蜷着,已经是能够做到的最高高度。大概0.01秒后,人往下滑,冲向对面的时候,整个人也再次舒展开。杭峰在第一跳能完成一周半,已经不算什么让人惊讶的事。他在太多的赛场展示过自己第一跳的能力。随后来到第二跳。这里应该是个三周半。不用杭峰做,所有人都知道。果然。杭峰这次确实是个三周半。完成的一如既往的好。现场有掌声响起。华国的观众多,等着看自家选手的比赛,只要旋起来,就统统给掌声。很热情。互联网直播间里,也有很多人为杭峰加油,但这里面偶尔也有些说丧气话的人。“540接1260,都没什么新鲜感了。”“江郎才尽。”“心塞,不看了。”但这些大概是出发的时候就准备好的评论,很快就被直播间其他观众的“啊啊”声淹没,消失的无影无踪。这些发“啊啊啊”的观众也不说话,人还贼多,看的人莫名其妙,也不知道在兴奋个什么劲。之前说不看要走的那个人,嗤笑一声,真就走了。他前脚退出直播间,后脚就有手速快地发了评论。“这花活!!”“看抓板!!”三个字是极限了,有人看见,后知后觉,咦,杭峰刚刚抓板不一样啊?是不一样。要说第二跳的三周半,杭峰完成一个翻腾一周360加偏轴转体720,落地前再转体半周,来个反向落地。难度高归高,但出现在杭峰身上已经不算奇特了,他有这个能力,前面两场比赛难度也差不多,对于想要看见他有所突破,拿高分的观众,实在算不上什么让人高兴的事。可这里面总归是不乏一些眼光毒辣的人,在那刹那间发现了“哗点”。杭峰在玩抓板!!他起跳的时候前手抓的板头,空中旋转到一半,抓板的前手挪到了内刃的中间。抓板空中换位了?嘿!这就有意思了!聪明的观众,瞬间就明白了杭峰这一场比赛改变的战略。既然不能在最高周数上战胜对手,就曲线救国,在抓板等其他方面用力。这一小细节更是被裁判们捕捉,包括查利裁判在内,都将身体前倾几分,眯着眼睛看向电视屏幕。夜晚比赛,灯光越亮越晃眼睛。但只要捕捉到他抓板上变化的细节,一会回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观察重点在哪里了。一转眼的功夫,杭峰已经冲到对面,他的第三跳也紧跟而来。速度起来后,果然观赏效果大增。不过是第三跳,杭峰的高度就达到了让人赞叹的地步,空中翻腾的抛物线,距离池沿最起码有两米多高。看来前面两跳成功为杭峰获得足够的冲击力。他身在半空,腿往后弯,前手后拧,抓在板尾。这是一个抓板尾,向前翻腾的动作。难度挺高。任何动作,一旦涉及到向前翻腾,难度就会提高不少。而且向前翻腾和反向起跳向来在一起。这两个动作一起出现后,只要能完成,裁判都会给出同级最高的分数。杭峰向前翻腾的同时进行转体,这空中难度当然不是杭峰第一次做,其实就在第一场的时候,他在第三跳也做了几乎一模一样的动作。直播间里,叫嚣着杭峰江郎才尽的那个观众,干脆利落地关了视频。不看了!越看越生气!从第二跳开始,到第三跳,都是差不多重复的动作,怎么的是直接放弃了吗?还是记性没有自己好,忘记第一跳就已经做过这些?人在气头上,观察力自然不行。这边这位前脚一退,后脚“啊啊啊”的声音又在直播间里出现了。这次没有人来得及打字,但懂的都懂。怎么说呢。杭峰虽然这一跳和第一场的第三跳基本差不多,但也正是因为差不多,在喜欢他的粉丝眼里,一眼就看见了不同。同样在空中做着翻腾动作的杭峰,身体拧动的姿态极为特殊,就像一个向左边拧紧的麻花,在倏忽间,突然就变成向右边螺旋绞紧。这是一个很难被察觉的细节,但偏偏很多人都一眼看见了不同。大概是在这一瞬间,用出了高考时候的专注力吧。把全身所有的感官都汇聚在杭峰的身上。“不一样。”“是不一样。”在心里嘀咕着,不太明白这个变化是因为什么。直到杭峰稳稳落在地上,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看了一场玄而又玄表演,却又说不出所以然来。落地的杭峰,一边缓解滑雪板与冰壁撞击时,出现的冲击力,一边放松地甩了甩双手。再放松一点,就靠你们了。杭峰这一路滑过来,抓板很明显用的都是前手,也就是他的右手,甩右手很正常,甩左手是什么意思?福至心灵!啊啊啊啊啊!对了,刚刚杭峰落地前,最后一刻松开的手是左手!!!卧槽!刚刚杭峰是换了手抓板的吗?在旋转的时候,做着四周半的时候,不但向前翻腾抓了板尾,还换手了?不可能!没人能在那么短,那么复杂的环境下,再做到换手!笃定的想法很快就变得不坚定。主要还是直播间里那些“啊啊啊”的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