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7节(1 / 1)

这里面总是不乏一些专业的,眼神更好的存在。所以洲际杯为什么直播间里没有解说呢?看电视直播倒是有解说,那也是十分钟以后了,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好不好!云里雾里的观众来不及深思,只能暗自决定晚点一定要再看一次电视直播,就迎来了杭峰的第四跳。在杭峰的第四跳来临前,现场裁判室里的裁判们,坐着的姿态不知道什么时候都发生了变化。他们的身体都前倾,双手趴在桌面上,脖子拉的老长,恨不得把眼睛黏在电视上。没错!杭峰是换手了。而且很明显。朝着右边拧动的身体,在偏轴转体结束的瞬间,确实是弹动松开,转到了左边。位于左侧的后手,在滑雪板还没有来得及移开的瞬间,被后手摸了一下。时间很短,而且速度太快,不确定究竟摸到了没有。可要是摸到了,这个动作就不得了了。“抓板”能玩到这个程度,这样的选手太少了。在公园滑雪运动里,u型池和坡面障碍技巧这两个运动,除了赛场不同,在空中部分的打分标准完全一样,也有别于其他的比赛项目。一个是周数。一个就是抓板。然后才是高度、连贯性、空中姿态等等。在滑雪运动不断发展到今天,几乎大部分选手都将目光只落在了周数上。冲击四周,冲击四周半,然后冲击五周,五周半。毕竟周数带来的收益最大,裁判都非常喜欢给更高周数的选手打高分。渐渐的,“抓板”的进展和变化性就慢了下来。关注抓板也不是没有,欧洲选手对滑雪运动的热爱,会让他们去尝试更多更有意思的东西,时不时的,裁判就会在赛场上看见一些让人觉得惊艳的抓板技巧。换手抓板绝不是杭峰第一个做。但绝对是今年冬季项目开展以来,裁判们看见的第一个富有难度的抓板技巧。上一个跳,是板头换到板尾。这一跳是两手交换抓板尾。看来杭峰这一场比赛的基调定下来了。他要在保证周数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的去“玩板子”。很有意思。裁判很喜欢。不仅仅是查利总裁判,在看多了不断冲击周数,包括一些明明冲击不上去,还要硬要冲的选手,不能说不被对方的竞技精神感动吧,只是多少让人觉得意味阑珊。就是……嗯……怎么说呢?看的多了,就好像少了公园滑雪的精神,变成了最为纯粹的竞技体育,犹如少了盐的大菜,营养依旧丰富,却少了一些滋味。杭峰这个决定不能说棒,而是非常棒。裁判们表示,再来再来还想看!好啊!就是这样!!等比赛结束了要好好看回看,希望你小子的这一跳,这一次的换手抓板能成功。裁判们显得无聊的态度,在转瞬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再度对杭峰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前两跳在玩板,接下来呢?接下来会不会有更有趣的抓板方式?就在这样的期待中,杭峰的第四跳来了。这一次,他的冲击力更强,抛飞的高度也更高。尤其一个正面的起跳,让他在跳起瞬间的表现几乎完美。身在半空的杭峰,保持着旋转的节奏,后手已然探进到双脚之间,身体的极致收缩和肩膀下压。手掌一把扣在外刃上。哦!这是一个跨越了板面的抓板方式!不算少见但也不多见的抓板方式,难度还是很高,主要是身体必须缩紧到极致,手才能抓到另外一侧的外刃。这个动作很帅。一把扣在外刃的杭峰,就像是用自己的手臂将整个身体提了起来,随后雪板带动身体旋转。一周,两周。哦哦!这是一个向后翻腾的两周的动作,720!同时,身体还保持着一个偏斜轴心的转体。同样两周720!旋转的速度很快,跳跃的高度也很高,全部动作做完,杭峰也才从抛物线最高处往下落。跨桥的手竟然还没有松开!?帅啊!时间和空间像是在这一刻达到了奇妙的契合,有了那么一瞬间的停顿。大马金刀蹲在半空的年轻人,以一种俯视众生般的姿态居高临下,灌注了空气而膨胀起来的衣服,让他显得格外的强壮,就连那翻飞的衣角,都犹如在空中留下密布白色雾气的线条。滞空感!!这是杭峰今天决赛场上,最清晰的一次“滞空感”。这种在“x-games”的赛场上,震惊了所有裁判的空中展现能力,再一次地出现。毫无疑问,太帅了。也是裁判们想要从杭峰身上看见的东西。在过去的几场比赛里,杭峰被五周限制,导致整个比赛过程少了几分从容,将那本应该出现的潇洒感,破坏殆尽。此时此刻,那种感觉又回来了!犹如任何一张可以登上环球体育杂志上的照片,定格在可以征服所有人审美的瞬间。最关键,这里所有人是在比赛的过程里,有自己的双眼去见证了一个凌空停顿的瞬间。好啊!!查利总裁判眼焕异彩,没忍住在桌面上拍了一下。就是这样!就是这种感觉!是他一直想要看见的,这个赛场上应该有的另一道风景。第157章 洲际杯决赛:第三场(下)在尖叫声里, 杭峰松开手,在降落的最后一刻,拧动身体, 来了一个半周。很稳。稳的就像什么都没做,只是飞起又落地一样, 稳稳地反向落在冰壁上,向着对面冲去。最后一跳来了。杭峰有那么一瞬间, 想过自己要不要再去冲击五周。其实还有一个五周的新动作在练, 以目前感受到的速度来看, 那个动作运气好说不定能成功。只要成功,这次的比赛他必胜。但下一瞬, 杭峰就放弃了。只是这么想一下, 就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迄今为止的从容被摧枯拉朽, 强势破坏。不可以!杭峰在察觉到自己状态发生变化的瞬间, 就干脆利落地掐断了这个想法。他不是不敢去冒险,作为极限运动员,最不缺的就是冒险精神。但他更清楚, 一场比赛的基调一旦定下来,就不要临时改变,尤其是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身心都没有做好准备, 就贸然去尝试的结果, 失败的可能性更大。杭峰稳下自己的情绪,在往上滑的同时,狠狠握拳,随后松开。血液流畅的感觉, 让他对双手的感知变得清晰无比。最后一跳了,别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保持状态,到目前为止很好,最后一跳也会很好。身体往上冲,高度上升,池沿在电光火石间出现在的眼前,但在急速运转的大脑里,时间又好像在这一刻变慢。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一点点接近池沿,还有那种即将脱离轨道的预感,终于在恰恰好,双腿能够用到全力的最高点,一跃而起!腾空高度超过四米!可怕!这一路上来,杭峰究竟获得了多少的势能?恐怕所有的起落都是无限接近了池沿了吧?高高跳起的杭峰,就像是悬挂在半空中的一弯新月,红白色的滑雪板以一个极致的圆弧形,切割着夜幕,将漫天的灯火割开一道时空的裂缝,比天上的月亮还要明亮逼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