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吾友皆大佬> 75、长蒲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5、长蒲城(1 / 1)

按照祖制, 皇帝驾崩一年以后新君才可改元,如今新君已即位八年,此时为延兴七年。又是年关临近, 天上纷纷扬扬地飘下雪花,家家门前都挂起了红灯笼, 偶尔有人拿着扫帚簸箕出来清扫门前积雪。今年的雪下得格外大,足有一尺深,集市街坊早已关门,街道上根本就没人。赵琼被冻得直哆嗦,却不得不拿着一根竹杆挨个敲掉房檐上的冰挂,这东西实在是太危险了,万一断了砸到人脑袋上可不是闹着玩的。褚建之在屋里面喊她, “这活儿你留着让你大哥干, 外面冷,赶紧进屋来!”赵琼把竹杆子竖在墙边儿上,掀开厚重的门帘子进了屋, 她道:“大哥去置办年货还要待会回来呢,外面雪积得这么深, 大哥一个人打扫得多累呀,我先帮他干点。”八年了。当初生活艰难,赵琼自是不能像一个寻常女儿家一样享受父兄照顾,她什么活都帮着干, 褚建之对赵琼的懂事感到很是欣慰,却又不免感到心疼。眼看着这三年生活好了些,褚建之说什么都不愿意让赵琼受这样的辛苦了,若赵琼是个男孩儿,受些苦也没什么, 可女孩子本来就是该娇养在闺阁里的,褚建之看赵琼越勤快,心里就越觉得难受。屋里燃着炭火,又有厚厚的门帘隔着,让人感觉格外暖和,赵琼将窗户开了个缝,拨弄屋里的炭火盆,让它烧得更旺些。“对了,前些日子不是在商量大哥的婚事吗?”她忽然想起了这茬子事,于是问道,“可找到合适的人家了?”“托了媒婆去找,有几个姑娘家,我瞧着比较中意。不求家世,只求能为你兄长找一个知心人,”褚建之旁边摆着一只小炉子,炉子上的铜壶咕噜咕噜烧着热水,他端起铜壶砌了一杯热气腾腾的红茶,忍不住叹气道,“耽误了、耽误了!”褚时勉都二十五岁了,这时候娶妻可不是晚了吗?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八年前,他们三人一道前往承平,却未在那里见到任何亲人的踪迹,忽而又有消息传来,齐王拥立姬穆为皇,开始招兵买马,要与姬征开战夺回宿阳,南方诸镇眼看就要乱起来,褚建之刚带着一双儿女到达承平,但为了躲避战火,不得不再次离开了。前几年他们很是颠沛流离了一段时,在辗转多地之后,褚建之带着一双儿女在中原的长蒲城扎下了根。自从齐王拥立姬穆为皇,楚王、晋王、靖江王、河阳王、常山王等大大小小的王侯竟也倒向了姬穆。蜀王、泾王、庆王、岐阳王这些王侯则是站在姬征这一边的。天下大乱,姬征为皇,姬穆也为皇,燕朝领土四分五裂,姬穆牢牢占据南方诸地,姬征把持中原,两帮人马互相攻占,时有战乱。若说南边是姬穆的地盘,中原和北地则是姬征的地盘,而长蒲城在姬征所管辖的地域内,离燕都宿阳极近,只需半个月便可到达,所以此地远离战乱频繁的地域,百姓生活还算安稳。赵琼这些年一直随义父义兄生活在长蒲城,她搞到了一份燕朝大略的地图,发现南方地区的藩王几乎都投靠了姬穆,而封地离中原地区较近的王侯则坚决站在姬征这一边,姬穆手中的领土比姬征的领土小,总的来说,还是姬征占据优势。从赵琼的观察来看,姬征确实是一个有手腕的皇帝,他大力推行了改革,鼓励农桑,虽然这些年战乱不断,但最起码身处中原的百姓能勉强维持生计。还好当年褚建之高瞻远瞩,带儿女来到了离宿阳城最近的地方,因为他知道这里才是最安全的,他们不用经历战乱之苦,虽然生活艰难,但慢慢的,这日子也变得好过了些。“应当能过一个安生年。”褚建之抿了一口茶水,“近些时日战报传得少了,朝廷征粮的力度在减小,也没听说抓壮丁的事情。”“打累了罢,南方与中原这八年来至少打了上百场仗,死的人太多了,再打下去会拖垮整个王朝。”赵琼漫不经心地往炉子上的小铜壶里添了点水,“皇上当年与狄族议和,停战期限是十年……现在八年过去了。”北有狄族,南有姬穆,若是赵琼坐在中原皇帝的位置上,恐怕夜里睡觉都睡不安稳。“琼儿……这国事,你的心里想想便好。”褚建之语气慎重,“莫要惹祸上身。”“我明白。”赵琼道,“屋里的炭火不够了,我去偏院里拿些。”褚建之不是个庸人,他一直跟着褚天戈操持家族产业,有几分商业头脑,他逃走时身上还带着一些银票,于是就把这当做本钱,在城里买了个铺子,做了些生意,现在也赚了不少。他在长蒲购置了一所宅子,共有四间房,后面还带一个菜园子,生活倒也安乐。赵琼当然也不会闲着,她有时跟着褚建之和褚时勉一起忙着铺子里的生意,有时自己写一些戏文卖给戏坊,偶尔还会去这城里的夫子那儿和一群读书子弟交流古文。褚时勉也时常在学堂听讲,他没有放下读书,却不愿考取功名,褚建之和儿子是一个想法——绝不考取功名,更不会入朝为官。亲人与襄陵父老惨死眼前的景象历历在目,纵使他们来到了中原避难,也不意味着他们愿意在姬征手下做事。褚时勉因为学问在城中小有名气,夫子劝他考取一个功名,同城好友也纷纷劝他,褚时勉一律笑着婉拒。赵琼软磨硬泡,褚建之总算同意把她送去了学堂,夫子很喜欢赵琼,因为觉得她才思敏捷。赵琼在学堂中读了几年书,然后夫子顺理成章地劝她去考个功名,赵琼和褚时勉一样摇头拒绝了。襄陵之故是不能与人细说的,长蒲众人当然不知道褚家和赵琼到底经历了什么。和他们二人同窗的学生纷纷觉得奇怪,赵琼和褚时勉也不解释。谁知这群学生中渐渐出了些传言,说褚家兄弟恃才傲物,不屑于考取功名。与赵琼和褚时勉接触过的人都知道他们是有才的,夫子不免为赵琼和褚时勉觉得惋惜,甚至有次他得了一个世间难寻的古籍孤本,自己无法推敲字中深意,于是找了赵琼和褚时勉一起探讨,为这本古籍写了注解,然后再供学生研读。赵琼在屋里面无聊地嗑瓜子儿,顺便和褚建之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这时外面的院门发出吱扭吱扭的声响,屋子的门帘被掀开了,褚时勉拎着几条大鱼和一只肥鸡走了进来,他眉毛和发丝上都结了一层霜,乍一看上去有些滑稽。“哎呀,瞧这头发白的,我还以为是隔壁家的老爷爷来串门了,仔细一看竟是大哥。”赵琼笑着接过褚时勉手上拎着的东西,而后道,“快到碳火盆上暖暖手,炉子上烧了热水,喝一些驱寒。”“你这孩子,怎么总是挤兑我。”褚时勉哭笑不得。赵琼问:“这鱼和鸡该怎么做呢?要不我先把它们给腌上?”“随便怎么做都行。”褚建之对吃食不大讲究,都是有什么吃什么。“怎么能随便做呢?好不容易过一次年,这大鱼大肉才能敞开了吃。”赵琼嘟囔。褚时勉道:“我打听好了一户人家要杀猪,让他给咱们割些好的,到时候炸些酥肉,我记得琼儿最喜欢吃这个。”赵琼去灶房里放好鱼肉鸡肉,返回屋子里面道:“大哥相中了哪家姑娘?爹正要跟你张罗议亲的事情呢。”“听爹的,”褚时勉对于议亲这件事情表现得十分平静,表情没有丝毫波澜,“只要她是个勤俭持家、品貌端正的人,儿子便没有什么意见。”赵琼瞅了大哥两眼,心里觉得有些无语。这人哪像是要结亲的啊,合着结亲就是为了搭伙过日子吗?可保不准褚时勉还真是这样想的。“小妹顽劣,爹忙着生意,家里该有个女人操持家务。”褚时勉道。“唉,”褚建之忽然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神情忧愁无比,“都怨这世道啊……时勉二十五岁还未娶妻,这几年一直过得艰难,也未顾得上你的亲事,如今是该到了成家的时候了。你的那些同窗个个都成了家……”赵琼觉得褚建之是怕褚时勉因为结亲之事被人指指点点,毕竟这传出去名声不好听。“我是不觉得着急的,也无所谓名声如何。”褚时勉声音宽和,“别人想怎么说便怎么说,反正碍不着我的事,至于那些会对我的私事指指点点的人,我不会和他们深交,爹不必忧心。”“终究还是有些耽误……”褚建之苦着张脸,接着他把目光转向了赵琼,赵琼心里咯噔一声,感觉有些不妙。“琼儿十八了……”褚建之一开口便让赵琼感觉到了压力,“别的姑娘在你这个年纪都生养孩子了。”“外面人都道褚家有两个有才的兄弟,爹给我议什么亲呢?”赵琼道,“总不能让我也娶妻罢?”作者有话要说: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蠢作者居然设置错存稿了,结果中间空了一张,后面却能发表上来,让我研究一下怎么破解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所以现在目前状况就是有两张,后面一张等于说是空章,我会熬夜把它给替换掉,天哪,我从来不知道还能隔着发,崩溃了,我可是一个无存稿星人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