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小夫郎> 第64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章(1 / 1)

不过这大多是在登基次年才有的举措。但天顺帝登基的情况特殊,又面临很大的吏治缺口,几经考量,才决定在今秋开办。现在陈党这块心头大患已经挖去,恩科的消息很快就会有明文公示,传达各地。皇上砍了这么多文臣的脑袋,急着恩科招揽人才也不奇怪。贺林轩应和一句,随后笑道:这样一来,人和也有了。所以,我打算在这一片,办一个品牌。品牌?林轩是说四方来贺吗?张河疑惑道。他们对于贺林轩说的一些新概念都有所了解,只是还不到融会贯通,窥一知全的地步。四方来贺只是其中一环。贺林轩解释道:简单地说,这个品牌是专门为文人而设。他们需要什么,我就卖什么。四方来贺卖的是名声,是这个品牌的核心,其他的产业都是为它服务。书肆,琴室,棋楼,画坊,笔墨纸砚,笔洗镇纸等等。我们加入特色的设计,打上四方来贺的徽章,形成一个产业链。所谓的品牌,就是四方来贺旗下经营的所有东西的总和、标志。勉之,阿兄阿嫂,往后往后,全天下的读书人都用咱们四方来贺做的文房四宝!都看四方来贺刊印的书!林轩你想说这个,对吗?张河抢先说道,表情难掩激动。我再不说你吹牛了!等另几家分号开起来,咱们的名声打向大梁二十一州,便是别家想效仿,也没人买账呢。闻言,李文斌兄弟都点头,十分赞同。贺林轩点头笑道:阿嫂说的对,第一件事就是办好四方来贺。让士子们尝到甜头,长此以往,他们自然会以与四方来贺有关为荣。只有让他们以我们为傲,这个买卖才能做得长久。确实如此。李文武点头道:远的不说,就说东肃州和南扬州。若我们在楼里推出独制的文房四宝,那些士子肯定恨不得人手一套不说别个,我就愿意勒紧裤腰带买啊!这话把贺林轩三人都逗笑了。李文斌的手指在地图上划了划,略一沉吟,道:林轩,你方才说的这些,东喜坊市这十二家铺面办起来应该就够了。那其他地方呢?贺林轩趴在他肩头上,笑着说:东治坊挨着东喜坊,这里的六家铺子我准备办客栈,食馆,药膳和酒馆。等科举重开,常年有士子留京备考,生意想来不会差。哪里是不会差,他们已经能预见生意兴隆的场面了!李文武再问其他地方的安排,贺林轩道:这些就比较复杂了。给我几天时间,等我四处去看看,拟了计划再和你们细说。李文斌三人虽然非常好奇,闻言都没再追问,只在心里期待贺林轩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张河转而问道:林轩,你这次怎么没说造房子的事?你阿兄得了个挂名的侯爷,虽然没什么实权,但拿出来吓唬吓唬人还是可以的。还有皇上赏赐的千两黄金,咱现在可不愁钱花!瞧他乐得见牙不见眼的样子,李文武哭笑不得。李文斌则看向贺林轩其实,他也有同样的疑惑。贺林轩轻轻叹了一声,说:我接下来要说的就是这件事。阿兄,阿嫂,除了四方来贺,其他经营,恐怕咱们盘不下来。啊?林轩何出此言?张河和李文武都是一惊。李文斌皱着眉想了想,说:林轩,你可是想把这些东西让出去?让给朝廷?贺林轩笑了笑,还是勉之懂我。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现在朝廷国库紧巴巴的,聪明的有钱人都夹着尾巴低调做人。钱嘛,要使劲赚,但也得会做人。否则不是给皇帝陛下添堵么。这张河左右看了看,呐呐道:陛下应该不会吧?贺林轩:阿嫂别紧张,我不是说皇上会对我们做什么。只是他不表态,我们却不能不作为。阿兄现在怎么也是为人臣子。有道是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我们已经看到他的难处,当然不能吃独食。否则,就算他碍于情面不说什么,等之后,信儿和诺儿就不轻松了。李文斌三人会意过来,心中都是一凛。李文武便道:那林轩,你是打算给陛下献策吗?贺林轩点头,既然要做,事情就要做得漂亮。与其等他开口,不如我们主动示好。不过说着,他顿了一下,问了李文武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阿兄,远丰兄来南陵有些时候了,你们谈过么?他可有说,要来分一点甜头?被你说着了!李文武给了肯定的答案,笑道:他家里豪富,这次银号变动,受的影响比别家更大。前天还来信和我说,他这次算是吃到教训了。等你来了,就把手头的银子全交给你,替他盘算盘算。没得往后靠着俸禄过活,连儿子都养不起呢。说起这事,李文武就想笑。不过他忍住了,追问贺林轩怎么突然问起这个来。贺林轩说:我就知道,他肯定会先跟你说了,好让你来给他当说客。这样也好。我虽然有意示好于皇帝,但也没打算给他打白工,还是和我们之前同何家、高家一样,分红合作。我出地方,出主意,他们出人出力。至于本钱,大家一起出。不过和朝廷合作风险大,我们需要引入更多的合作者,一起承担风险。说着,他看向张河,阿嫂,你家里,秦家,莫家还有何谚,都是我寻求合作的对象。啊?我家?张河一愣,说:陛下是给阿父赏了不少银子,可我那一家子都是大老粗,也没人会做这些。除了拿钱,可能帮不上什么忙。这就够了。贺林轩道:等我做了详细的策划书,还要麻烦阿嫂您和家里通个气。如果他们有意加入,我会和他们谈具体的细节。张河挠挠头说:这种捡便宜的事情傻子才会放过。只是,这样一来,林轩你岂不是很吃亏?李文武看他一脸尴尬的模样,夸张地叹了一口气,对贺林轩说:你嫂子脑子不行,回头我好好教他。咱们接着说咱们的,不管他。李文斌:噗。贺林轩也忍俊不禁。张河虎着脸瞪人,不服气道:我脑子怎么了?李恒之,你别瞧不起人,有些事你还不如我呢!再说,咱们这儿难道就你一个聪明人?你什么时候看见林轩和勉之拿鼻孔看人,说谁比他们蠢了?李文武赶忙作揖,夫郎教训的是。哈哈哈哈!李文斌再忍不住,笑倒在贺林轩身上。第88章翌日, 天蒙蒙亮便有两辆马车从乐安侯府驶出,朝皇宫而去。这个时间, 早朝才将将开始。虽不知皇帝什么时候才能得空接见他们,但为人臣子,自不能怠慢。没想到天顺帝很有心,事先安排人在宫门前等候,毕恭毕敬地引着一行人到勤政殿偏殿等候。引路的内监道:侯爷, 郎君,请稍坐一会儿,陛下下朝便过来了。有什么事,尽管吩咐殿中宫人, 洒家还有些琐事, 便先失陪了。李文武忙道:劳烦公公了。太监连道客气,转身去了金銮殿侧门, 告知老太监乐安侯爷一行已经到了。这厢,贺林轩将趴在肩膀上睡得快流口水的诺儿换了一个姿势,横抱在怀里。李文斌倾身过来,擦了擦他嘴角的晶莹, 低声道:还是叫他起来,先吃点东西吧?皇宫大内之中,这小鬼睡得快要打小呼噜了,委实有些不像话。贺林轩看了眼小嘴微张,睡得香甜的软白包子,可爱得让人不忍心打扰, 便道:时间还早,再让他睡会儿,不碍事的。说着,他转头嘱咐正襟危坐的李信,要是困也靠着他阿父睡一会儿。李信赶忙摇头。他已经晓事,依稀明白什么是皇权巍巍,宫廷深重,不必大人教导也自觉地谨言慎行。他尚且如此,三个大人更甚,坐着都不自觉挺直腰板,除非必要都不出声交流。所以听贺林轩问说要不要靠着自己也睡一会儿的时候,李文斌递给他一个别闹的眼神,警告他老实点。这却有些难为贺林轩了。他这样把故宫当景区的人,这座比影城的皇宫还要质朴一些的建筑,本身给他的压迫感很有限。他对皇权又没有深入骨髓的畏惧,虽难免拘谨,留心谨慎,却生不出发自内心的卑微。不过,他不会用自己的想法左右李文斌的行为,因此接下来果然表现得非常老实。约莫过了半个时辰,李文斌又问要不要叫醒小鬼。贺林轩这次没否决。诺儿迷迷糊糊地咬住细竹吸管,窝在阿父怀里有一口没一口地喝着豆浆。贺林轩亲亲他的额头,轻声哄他:小懒虫,快点起床。我们在别人家做客呢,待会儿主人家就来了,要是看见你还在睡觉很没礼貌。诺儿哼唧两声,抬手摸阿父的耳朵。贺林轩故意躲他。诺儿摸了两把没摸着,睁眼瞧了瞧,吐出吸管,麻溜地站到贺林轩腿上抱住他的耳朵,得意一笑。他把额头抵在阿父的脑门上撒娇:阿父,好困啊。诺儿要长高,要多睡觉。李文斌看得直笑,接过贺林轩手里的豆浆竹杯,又把裹在诺儿身上的小毯子拿开,拍拍他的小屁股问他:要睡觉,还是要包子?他将随行带来的食盒打开,里头是五个小包子。香气勾得诺儿耸了耸鼻子,低头看过去,见到包子的造型眼睛顿时亮了。阿父,今天是你做朝食呀!他一眼就认出贺林轩的手艺,哇哇赞叹着细数一遍:猴哥还有二师兄,师父,沙僧,小白。阿父,我舍不得吃掉它们怎么办?贺林轩看他一脸馋样还睁眼说瞎话,捏捏他的鼻子笑起来。猴哥是奶黄馅儿,二师兄是肉馅儿的,师父是青菜馅儿,沙和尚是酸菜馅儿,小白没有馅儿。凉了可就不好吃了,小包子会伤心的,诺儿还是给他们一个痛快吧。诺儿咽了咽口水,一本正经地点头说:阿父说的有道理,包子会哭的二师兄哭相最难看,我先把它吃掉~拿起筷子,诺儿把猪头脸的二师兄夹起来,认真地说了一句:八戒,为师会想你的,阿弥陀佛。说着,嗷呜一口,把皮薄馅足的包子咬进嘴里。众人看得乐死了。包子个头不大,正好够他一嘴一个的份量。此时诺儿鼓着嘴吃得十分起劲,时不时还点点头表示阿父做得很好吃,那模样实在讨人喜欢。殿内默立的内侍看见,都忍不住无声地笑起来。诺儿,二师兄好吃吗?等他吃完了,张河逗着他问。诺儿咧嘴一笑,小眼睛弯成月牙状,老神在在地说:二师兄不好吃,阿父最好吃,哈哈。张河笑出声来,李信接了筷子说要喂阿弟吃,又问诺儿第二个要朝谁下口。诺儿来回看了看,摸着下巴,说:小白没馅儿就先放过他,先把老沙送过去和二师兄作伴。得有个聊天的伴儿呀。然后把猴哥吃掉,八戒和沙僧太弱,没有猴哥保护就会被小妖精抓走。唔,还是师父最后吧。他可太啰嗦了,让猴哥多清净一会儿。贺林轩被逗得不行,还真是被你安排得明明白白的。诺儿笑眯眯地咬住李信喂过来的大胡子沙和尚,含糊地和他商量。阿兄,我把小白送你吧?一遇风云变化龙,多帅气啊。李信哪会不知他挑嘴,取笑道:要我帮你吃掉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你忍心让他们相隔两地,生死不见吗?诺儿想了想,觉得这做法确实残忍,于是说:那还是算了。说好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少了一个都不行。李文斌噗嗤笑出声来,好好一句话,叫你说来,怪吓人的。诺儿低头咬住阿父送过来的吸管,喝着豆浆朝阿爹笑。一家人其乐融融。诺儿正要朝猴哥下口,就听一个内监诚惶诚恐道:参见大殿下,二殿下,三殿下。随即,殿内的内侍跪了一地。贺林轩等人循声看过去,却有两个模样酷似的小孩在门外探头朝殿内看。被发现了,其中一个刷地红了脸,另一个则瞪了一眼揭露他们行踪的小太监。接着,二人身后走出一个年纪稍大些的孩子,牵着他们走了进来。跟在身后的内侍高声通传道:大皇子殿下,二殿下,三殿下到。几人连忙起身,正要行礼,大皇子忙说:父皇说今天要见的是我的长辈,应当我和阿弟见礼才是。他今年才八岁,但待人接物已经有模有样了。说着,打量着李文武几人,目光在被贺林轩放下来的诺儿身上停顿了下,他仰头说:你们就是父皇说的李家阿伯和阿叔么?李文武点头称是,大皇子便带着两个弟弟见礼,奶声奶气又参差不齐地唤道:见过阿伯,见过阿叔。李文武忙扶起他们。才要回礼,内侍阻拦道:侯爷,这可使不得。陛下特意吩咐了。今日是几位殿下来见长辈,岂有长者对小辈行礼的道理?这那就谢过陛下和三位殿下了。李文武想了想,也没坚持。只是初见小辈的礼数,要送见面礼,但来之前哪里料到有这一出,自然没有准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