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小夫郎> 第67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章(1 / 1)

天顺帝用折扇敲了敲自己的额头,无奈道:还真被诺儿说着了, 往后出门可得看紧点,没得一撒手,就被人拐走。这是贺林轩教训小黑的话,被诺儿学了去。李文斌他们不忍心告诉他真相, 却都憋不住笑出声来。天顺帝不疑有他,也笑道:不过也不全是这小崽子贪吃,林轩的厨艺确是一绝。朕听何尚书说府上养了许多厨子,莫不是想把食馆开遍南陵城?他说的是何谚。前几日何州牧正式被擢升为吏部尚书了,已是当朝炙手可热的御前红人。食馆只是其一。贺林轩从孩子们身上收回目光,莞尔道:本来想着这两日请阿兄拟成奏折, 呈送陛下御览。不过择日不如撞日,不若我细细说来,陛下可愿一听?愿闻其详!天顺帝面露喜色,没想到他如此爽快,自不拒绝。贺林轩看向李文武,后者道:还请陛下稍候,方才臣遣人去请秦阁老,何尚书,振国将军还有张将军过来,有一样东西要请各位共赏。看他们卖关子,天顺帝更加好奇。待秦老一行陆续到府上,众人在重新休整的乐安侯府走了一遭,又惊又奇又喜。待到书房坐下,天顺帝还叹道:府中处处别有洞天,果然精妙。他现在总算明白,为什么秦老会对四方来贺念念不忘了。听说那个地方无一处不风雅,精妙远胜侯府,看来有时间他还得亲自下一趟长漳,一睹四方来贺的风采才是。秦老摸着胡子,点头道:陛下说的是。老夫活到这个岁数,从不知道五谷轮回所还能造成这般模样。还有这一处处摆件便说这扇屏风吧。虽则我在四方来贺也见过相似的,但现下看到还是不得不叹服它的巧夺天工。书房里的屏风是一面镂雕,上面雕刻着《将进酒》全诗。在座的除了张三水,都有幸拜读过诗仙李白的这首大作。但此时看到镂雕刻着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还是满腔荡气回肠,恨不能将之收藏,占为己有。看着他们的歆羡之色,贺林轩笑问:秦阿爷,若有一样的屏风,一样的房子,你可愿买?秦老眸光一动,霎时心领神会。林轩是想做这样的买卖?你今日让我们过来,也与此有关?贺林轩点头,将写好的计划书给他们每人发了一份。林轩,这是你的字迹吧。何谚拿到手里,一看就笑了。不是一向说自己写的字见不得人么?怎么,今日想不开要来献丑?秦老看见,也道:这手字虽不差,只是锋芒太甚,笔迹还有些潦草刻意看来你小子是狂草写多了,正经写字反而难为了你。他们师徒二人在书法上的造诣极高,见到便忍不住评说一番。尤其是秦老,再三看过,道:只专狂草可不好,都说字如其人,你这手字须得勤加练习才是。贺林轩赧然道:阿爷教训的是。这段时间李文斌兄弟心力交瘁,贺林轩不愿意用这些琐事劳累他们,所以计划书写好后并没有让他们帮着誊抄,都是自己亲力亲为的。他这一手毛笔字除了气势,乏善可陈,只是没时间也没有兴趣专精深造罢了。李文武替他说话,道:阿爷,你若是知道他这手字练了多久,就不会再说这样的话了。哦?正要细看内容的秦老闻言,抬头看过来。李文武比划了一个手势,道:不足两年。林轩识字还是勉之教的呢。更不用说书法,也就偶尔陪诺儿写大字才练练手。能写出这一手字,足见天赋,我都自叹不如呢。在座都是深知贺林轩来历的人,李文武也没藏着掖着,直言不讳。闻言,专心看计划书的天顺帝都忍不住出声道:如此说来,林轩确系天资过人,莫怪秦老和清之兄都夸你。莫安北抬头,笑说:您现在该知道,我们说的话都是肺腑之言。不错,不错。天顺帝边说边点头,笑容里难掩戏谑。贺林轩无奈,摊手说:你们这么说,我若说惭愧未免虚伪。可要说陛下慧目如炬,又显得太不谦虚。像我这么诚实的人,这可真是给我出难题了。何谚当即便道:可别!谁人不知贺爷是东肃第一谦虚的人,你可千万别折煞旁人了!哈哈哈!众人听得大笑,边看计划边说笑,很是轻松。一看到文字就如临大敌,闷不吭声的张三水反而第一个把计划书看完了。他道:林轩小子这章程写得明白,我一个大老粗都看懂了。只是这事要做起来,南陵城里倒好说。摊子再摊大些,推广向各州,没有两三年的准备,张罗不起来吧?贺林轩的计划做得很仔细,连预算都做好了。专注经营吃,穿,住这三块。民以食为天,只要手艺好,这生意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能做。东南区那一片的商铺毗邻南陵城最热闹的东城门,又与南城门相去不远,人流量极大,贺林轩就计划在这里做美食街。他的目标是,每一个人口大镇,在不久的将来都有这样一条街巷。至于衣服首饰,只要有设计够新颖,宣传到位,也不愁买家。而南陵城自古有东贵西富的说法,西北一片的商铺,便是为此准备的。这两样都是现有的产业,唯有住这一块相当新鲜。不过,看过乐安侯府之后,他们有极大的信心这个场面能撑得起来。只是眼下南陵城中要建宅造府的人家并不多,因此贺林轩着眼装修,以此打开市场。等打响了名声,再承办一些商铺、宅府的建造就是水到渠成了。抽水马桶、暖阁自然是其中重点。其余便是建材、家具、大摆件、大幅刺绣等装潢用品,分门别类,不一而足。西南城区的商铺,就是预留给这块产业链的。从零做起,自然很难,不过我们没有必要什么都亲力亲为。贺林轩早料到他们有此一问,拿出另一份文件分发给众人。见皇帝也看完计划书,目露深思,他道:而且,有陛下在,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哦?天顺帝笑起来,朕还当朕只需要坐享其成呢,林轩且说。贺林轩示意他看第二份策划,这份资料所载,便是大梁各州行商的前五名豪富人家。其中有二十七家是以布帛、木材起家,这些人都可以成为我们合作的对象。合作?众人不解其意,催他说仔细些。贺林轩敲了敲桌子,道:我们大梁只有一种商铺是官家经营的,各位都知道,就是盐粮铺子。大梁生产力不高,每年粮食的产量都是能预见的,丰年有余时,百姓便将余粮卖给官家的铺子,换取一点微薄的收入。并没有粮商一说,更没有皇商的存在。贺林轩早有留意,此时,他看向天顺帝,道:陛下,我常听阿兄说起您的难处,国库入不敷出,可是如此?天顺帝点头,你们都知道的。皇兄这些年建了三处行宫,给罪人陈氏和自己造陵寝,后宫又养着美人三千,国库空空。还是陈氏一党贪墨孝敬的银子才由得他挥霍。虽说家丑不可外扬,可梁兴北做的好事天下皆知,天顺帝也无意替他遮掩。在心腹面前,更未曾掩饰对天齐帝和陈党的厌恶。虽然朕抄没了上百家府邸,也不过杯水车薪,多亏师兄和林轩献上计策,才解了燃眉之急。只是眼下,要抚顺北地灾情,修建南地堤坝,今秋科举在即桩桩件件都要花钱。说着天顺帝就叹气,哎,朕也是无计可施,愁啊。贺林轩看他放下身段哭穷,却醉翁之意不在酒,暗觉好笑。面上却和其他人一样为陈氏这样蚕食国本的蠹虫而郁愤。微微皱着眉头,他正色道:陛下爱民如子,乃天下大幸。某虽不才,但身为大梁子民,愿为陛下出一份力。天顺帝眉峰一动,含笑道:怎么,林轩有意慷慨解囊?那朕可要代天下百姓谢你厚情了。贺林轩可不会往他的坑里跳,叹息道:草民若是有钱,自然义不容辞。只是家底全拿去买粮食了,这会儿也快被消化完了吧?我也是有心无力啊。天顺帝失笑,林轩,你这是和朕打马虎眼呢。秦老便道:陛下,林轩,你们别光顾着说笑,我们在一旁干看着多着急。贺林轩和天顺帝相视一眼,都笑了起来。收起老狐狸一样的官腔,贺林轩说道:慷慨解囊是不成了,借花献佛,贺某却有一计。贺林轩点了点第二份策划案,道:这些豪富世家,穷的只剩下钱了,正好使得。何谚不解,林轩,就是合作,也要分利给他们,赚钱回本怎么也要个大半年吧?眼下这局面,却又如何解决?贺林轩咧嘴一笑,远丰兄,我何时说要分利给他们了。我说的合作,是让他们送钱给陛下心甘情愿的。第92章送钱给朕?天顺帝左右看了看, 见众人都是一脸惊讶和疑惑,连李文武都不例外, 不由追问道:林轩,你且说,是怎么个心甘情愿法?贺林轩道:说起来很简单,只要两个字。招商。陛下,您只需要将我们需要合作对象的消息放出去, 招引天下大商共谋此事,再从其中择优取用。至于,选择的标准便要看谁给的诚意足了。更有甚者,您金口玉言, 点其中几家作为御用皇商, 让他们享百世流芳的荣耀,光耀门楣。您说, 他们是否愿意慷慨解囊,解陛下的忧患呢?皇商。天顺帝细细品着这两个字,须臾,抚掌而笑。林轩, 你果真是奇才!何谚就没他这么客气了,叹笑道:这法子要没有林轩你的厚脸皮,一般人还真想不出来。这下,别说给钱痛不痛快了,就为了这个皇商的名头,砸锅卖铁他们也要给足诚意啊!贺林轩挑眉, 说:远丰兄你这么夸我,我会骄傲的。哈哈哈哈!众人喷笑,看着贺林轩泰然自若的模样,论脸皮,都自愧弗如。李文武道:林轩的意思我明白了。皇商这件事暂且不提,你是想让这些商户做我们的下家,给我们供货,而我们只需要做最后一道工序。是这样吗?贺林轩点头。我们卖家具,却未必要亲自去砍树。卖刺绣,也不需要自己去织布。他敲了敲太阳穴,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的买或者卖。就拿这面《将进酒》的屏风来说,别人卖的是屏风,我们卖的是想法,是情怀。甚至,只是卖一份精贵。这才是我们能不被取代,长久经营的真正原因。闻言,众人无不叹服。何谚便道:林轩,有你主张,我还有什么可忧心的?我相信这些经营也能像四方来贺一样成功,迟早风靡全大梁。我嘛,只管等着收钱养儿子就是了。贺林轩觑他一眼。正要回嘴,却听秦老笑眯眯道:说到四方来贺,林轩小子,你方才说了这么多,可没有说起东城区那一片的打算啊。老夫每回下朝回府经过,瞧着那里动作不小呢。可看起来,却又不像要造四层高楼,你小子肯定还藏了一手吧?快些说来,给我老人家开开眼界!闻言,众人都朝贺林轩看了过来。李文武也提起心神。因为贺林轩说过不会将四方来贺分出去,他有些担心会招来是非。贺林轩却很坦然,直言道:我打算将那一片建成四方街,作为四方来贺的中心枢纽。他没有藏私,将围绕四方来贺的产业娓娓道来,而后拿出第三份资料。这次,他只准备了一份,递给了天顺帝。天顺帝还未看内容,便先叹道:看来林轩早料到朕或秦老有此一问了吧?贺林轩微微一笑,不瞒陛下,就目前而言,四方来贺需要保持一份纯粹,不宜朝廷介入太深。您也知道,这些年来,读书人遭受迫害者众,却无处申诉。说白了,言路闭塞,学子们窝了一肚子火,只不过忍无可忍,还需再忍。只是窝窝囊囊地当了十几年的哑巴,如今他们看到了希望,再不给他们一个抒发的渠道,只怕他们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了。四方来贺,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所以才尤其受欢迎。顿了下,他继续道:说一句不好听的实在话。四方来贺如果只是贺某人的私产,他们尽可以畅所欲言。但若成了朝廷的四方来贺,不必一年时间,只需一个月,那里就会变成一个小金銮殿,每日不是对陛下歌功颂德就是表忠心。想听到他们真正的想法,却难了。所以,林轩你一想要四方来贺,二又怕朕眼红,就想到这个法子四方名下的所有产业增三成商税?天顺帝指了指手上的第三份资料,边转交给秦老,边道:你这样直白,却是让朕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了。贺林轩这番行事太识趣了,超乎他的意料。天顺帝早就知道贺林轩此人待人通达看事通透,且出手阔绰能用钱解决的事就不是大事,这句话他从李文武口中听说时,便窥见一二了。只是,他还是希望有些事不要分说得太清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