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小夫郎> 第116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6章(1 / 1)

我问了,才知道是孩子们分作两方比赛。一方总是输,便要来捣乱,让另一方也赢不成,如此再三,不欢而散。本是顽童心性,缘也没什么,但这输了的孩子呢,见人家不跟他一起玩了,生气之余,便拿父辈权势压人。这还不成,就开口辱骂。辱骂遭了反击,动上了拳脚,也还不算什么大事。这孩子呢,寡不敌众,就撒银票,许好处,招兵买马,果然让他策反了许多看热闹的孩子。说到这里,纪老大人看了看泾渭分明的两边人,呵呵笑道:这孩子也算是一个将才了,你们说呢?许多大人都垂下头来,面红耳赤。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自家孩子不是因为什么玩伴意气,才动的手,而是被财帛诱惑。这可就丢大人了!甚至有一个大人忍不住狠狠打了一下儿子的手臂,没出息的东西,眼皮子这么浅,简直丢人现眼!那孩子立刻红了眼,张口就要哇哇大哭,在他父亲眼里的瞪视下,憋回了声音。饶是安平侯爷,听了这番话,都忍不住眉头跳了跳。更别说虞明博了。他直接看向还昂着脑袋,一脸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底气十足的傲慢,微微皱了皱眉。这先是技不如人,破坏比赛规则,勉强还能说是顽劣,后面做的事,就太不上台面了。虞明博几乎能想象到,这孩子拿权压人的时候,第一个提他在寿康郡的父王,没人买账,立刻就会拿安平侯府扯旗子,说些你知道我外公是谁吗?你敢如何如何,我让我外公怎么怎么你的混账话。再之后就更不堪了。打架都硬气不起来,还要玩心眼,连砸银票的事都干出来了。虞明博虽然不知道那孩子许了什么好处给那些帮忙的孩子,但分量一定不轻,否则,绝对打动不了这些在京官家里长大的孩子。这些都罢了,最最糟心的事,这混小子什么人不惹,非丢脸丢到贺林轩面前去!想到贺林轩就坐在后头,看自己的笑话,虞明博心里那叫一个百爪挠心啊。贺林轩率先起身,拱手道:大人,孩子们不懂事,让您操心了。我来的时候就听说了,是我儿子先动的手,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他先动手就是错了,给您和诸位赔礼了。诺儿当即拖着两个兄长站起来,跟着阿父作揖行礼,说道:子诺失礼了。阿父常教导我,是非在己,毁誉由人,心中有是非,就不要做无谓的口舌之争,要学着宽容。是弟子没有学好,行事冲动,让矛盾变得更尖锐,我错了。子诺给先生,还有各位兄长道歉,请你们原谅。纪老大人:这事把他的词儿都说完了啊。那些没经受住诱惑的孩子顿感无地自容,贺子诺是先动手了没错,但他们一个个年纪都比他大,先犯了错,还要让他来给自己道歉,他们都觉得臊得慌。便有一个孩子忍不住内心的愧疚,起身道:贺子诺,不用你道歉,做错的又不是你。这话一出,附和声顿起。嘴快心大的纪文都顾不上祖父在这儿了,大声道:诺儿,这事怎么能怪你。他们之前闹我们,我们都很宽容啊,是他无缘无故骂你兄长,你才不宽容的。你是该生气,我听他说的话,什么哑巴贱民的,我都要生气,更何况是你。说着,他还不解气地瞪向那孩子,不想却和虞明博的视线对了个正着,顿时吓得脑袋一缩。纪老大人看在眼里,又是好笑,又是好气。李信这时候站出来道:纪阿爷,我们来做客本就给阿叔阿伯们添了很多麻烦了,还闹出这样的事,让您和诸位长辈奔波劳心,实在不该。是我们做错了,以后一定谨记教训,不再犯第二次。他露出真诚的歉意,看得人心软。这就是乐安侯府的教养啊,看这孩子一个个的,实在讨人喜欢。人们心里暗藏羡慕嫉妒之余,不约而同地看向安平侯等人的方向。人家乐安侯府都这样通情达理,递上台阶了,也该是你们表态了吧?可这一看不要紧,嚯,那罪魁祸首非但没有一点惭愧之态,反而得意地抬高了下巴,像是斗胜的公鸡。好似诺儿他们赔礼认错,错就不在他了,傲慢得心安理得。别说大人们,就是孩子们也是不懂了。他还笑的出来?他还朝诺儿丢去了一个俯视的眼神?他想啥呢?有啥好得意的?你要挨揍了知道吗大兄弟!第155章虞明博的手有点痒。他眼皮子颤了颤, 控制住不往贺林轩那边看的冲动,因为他可以想象到,如果自己看过去的话,贺林轩一定会给自己一个礼貌的笑容。每次输他一筹, 总会得到这种本官很谦虚是本官侥幸了虞大人不必气馁, 大家还是朋友,透露着类似意味的微笑。他可看得太够了!还有贺林轩那儿子, 听听,他说的是什么话。说什么我错了我道歉, 但字字句句莫不是把小郡王往火堆上拱, 实在是居心险恶啊。小小年纪就这么阴险,真不愧是贺林轩教出来的崽儿。虞明博保持微笑,心里开始快速地思考对策, 要怎么化解此时的尴尬。就在这时候,他听见自己的父亲笑起来。虞明博看过去, 就见安平侯笑着拍拍小郡王的, 说道:你啊, 先生说你是将才, 你且说说, 你的兵法是和谁学的?如何想到要如此收拢人心?小郡王对这个外公还是有点憷的, 虽然没怎么听明白他话里的意思, 但不敢不回答,就道:阿公,不都是这样的嘛。在我们那儿, 大家都很大方,很爱送东西的。我们王府,每天就有人有事没事地送东西来,不过,我父王都看不上。我给他们,他们看得上的东西,自然就有人帮我喽?原本心里犯嘀咕的大人们,听了这番话,一下子沉默了。寿康郡王在天顺帝登基之后,地位也是水涨船高,就冲皇帝的态度,多的是人巴结。连这么一个半大的孩子都将这一套学得似模似样的,足可见那些送礼的人,有多殷勤了。安平侯爷微微叹了一口气。他看向纪老大人道:稚子无辜,天性却最擅模仿。无人教导,如何会去分辨是非对错?他身边的人,将那一套道理奉为圭臬,他便也就以为这样做便是正途,便能够解决问题。从没有人教过他这样做是不光明的,是不应该的,他如何会觉得自己有错呢?如今他父亲正在风口浪尖上,或许便是看明白了这些,才将孩子送来这里吧。安平侯说着,对纪老大人拱手拜了拜,还请先生莫怪。我不忍苛责于他,只盼往后能与夫子一同教给他真正的处事道理,教他正直做人。如此,也不枉他父亲一番苦心,我也不辜负了郡王殿下的托付了。纪老大人颔首道:师者,职责所在,自当如此。随即,他看向众人,含笑问道:侯爷方才所言,各位以为是否是这个道理?众皆称是,纪老大人便道:如此,还望诸位能为孩子做一个表率,让他们知道好歹,莫要日后悔之晚矣才好啊。这话之中暗指的意味太过明显了,诸位长辈也总算明白纪老大人请他们过来的用意。他哪里是要教导这些半大孩子,他真正要提点的,是他们这些大人啊。只有他们持身中正,做个清白人,才能指望孩子长成自己期许的模样,也才有资格评断孩子的是非。财帛动人心,为人为官,所要面对的诱惑枚不胜举,若非他们态度不正,孩子也不会有样学样。那些被小郡王煽动的孩子,他们的长辈中,有人目露深思,有人生出警惕,有人微微皱眉,这些人都是心里有杆秤,并无心虚之辈。自然也有人目光闪烁,在纪老大人的看过来的时候,低下头去。纪老大人将这些都看在眼里,并没有看到有谁露出反省之意,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罢了,为人师表,也只能循循善诱,规劝警告,但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却是勉强不得。这样想着,纪老大人开口道:四方来贺年前出了一篇《弟子规》,老朽以为里面的道理可堪一用。便罚他们抄写《弟子规》吧,至于抄写多少遍,全看你们的意思。你们觉得他们应该领多少罚,便就如何吧。说罢,纪老大人摆摆手,便起身离开了。众长辈面面相觑了一阵,也没急着走,对着左右开始寒暄起来,这个说:失礼了,失礼了,这些孩子真是哎,生儿易,养儿难哟。那个道:可不是嘛,还要劳祭酒大人操心,委实不该,回去我可得把他的学业抓一抓,看看他究竟学得如何了。如此这般,渐渐化解了尴尬。当然,也有很多人围着贺林轩,笑着看被孩子们团团围住的诺儿,赞道:贺大人,令郎麒麟之质,小小年纪便如此聪慧过人,可真羡煞我等了。称赞之声不绝于耳。贺林轩笑眯眯的,任谁都看得出来他受用得很,而且不掩得意,连连道:哪里哪里,您过奖了。我可不敢居功,诺儿的聪明是天生的,就随他太阿爷。哈哈哈,不敢当,不敢当,都是夫郎教的好,这不,跟我学了便沉不住气跟人论拳脚了,这便是我的不是了。这话说的,不少人的笑容都变得勉强起来,不知该从何处夸口了。虞明博低哼了一声,虚伪。安平侯看了他一眼,带着小郡王走了过来。贺大人,幸会了。他率先开口,脸上是和煦的微笑。原本围着说话的人纷纷避让开了些,隐隐有如蒙大赦之感,脸皮不够厚还真不能和贺大人愉快聊天。贺林轩行礼道:见过侯爷。久仰您的风仪,贺某心向往之,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孩儿顽劣,让您见笑了。说着,便摸了摸诺儿的头,对他三人道:信儿,东方,诺儿,来见过侯爷。三个孩子便就行了一个晚辈礼,乖巧地问候。安平侯笑起来,正欲夸几句可人喜欢之类的话,就听见贺林轩笑呵呵地说:今天可不凑巧,否则,我便厚着脸皮给孩子讨点见面礼了。安平侯:哽了一下,他笑着道:贺大人说的是,不过,日后补上也不晚。贺林轩顺着杆子往上爬,那我就先代孩子们谢过侯爷美意了。安平侯便说明来意,我此番,是让长毓过来给令郎赔罪的。长毓,你知该如何了?后一句,是他低头对小郡王说的。贺林轩就看到原本还在跟诺儿瞪眼睛的小郡王,拉下一张脸,扭捏了一下,才不情不愿地对诺儿他们拱了拱手,之前是我不对,对不起了。诺儿嘟了嘟嘴,扭开脸,一副拒不接受的任性样子,显出几分孩童的稚气和可爱来。贺林轩也不说他,反而哈哈笑着,揉揉他的脑袋,满含宠溺地说了一句:你这孩子,人家跟你道歉呢。李信便出言打了个圆场,道:不要紧的,都过去了,不必放在心上。小郡王也就放下手,昂着头哼了一声,露出一个算你识相的表情,转向诺儿的时候,又开始瞪起眼来。贺林轩笑眯眯的,开口道:寿康郡王用心良苦,为人父亲,我也感同身受。倒是辛苦侯爷了。虞明博眼皮一跳,话说的再漂亮,还不是在贬低小郡王的教养,对安平侯府迎来这个小霸王幸灾乐祸吗?这个贺林轩,还真是嘴上不饶人啊。安平侯像是没听出贺林轩的言外之意,仍是笑道:为人亲长,便有教导之责,不敢言辛苦。从前四方来贺也有对于教育的讨论,本侯看了那一月的四方册,颇感受教。不知贺大人何时再兴此道,也让本侯能多听一听先贤和时士的道理才好。贺林轩道:侯爷有此意,下官自当成全。待来日重开一旬议题,不求能得什么真知灼见的道理,就希望能看到一些积极,善孝的态度,便也足矣。贺大人所言甚是。安平侯直言赞同,两人客气一番,他这才提出告辞。虞明博这时候才有机会和贺林轩说了一句,贺大人修身养性这些时日,许久没有听你口才滔滔了,今日一闻,大人还是这般辞色锋利,当真了得。贺林轩便就笑道:原来世子很怀念我这样说话啊,那我以后多说一些,也免得世子总是记挂了。虞明博呵呵一笑,也不给自己找不痛快了,干脆道:贺大人有心了,我领情。先行别过,告辞。贺林轩朝他离开的方向看过去,正看到安平侯爷带着孩子转过月洞门,走出院子。他微微眯了眯眼睛。这位安平侯果然如传言一般,擅度人心啊。在许多人不明就里的时候,他就已经洞察纪老大人真正的用心,一语道破。如此,不仅将对小郡王的负面评价转嫁,过错都推到稚子何辜之上,更有发人深省之语,春风化雨一般,让人看到他的修养和深度,很不简单。不过,也就是这样的人作为对手,才更有意思啊。诺儿拉了拉贺林轩的手,见阿父看向自己,笑嘻嘻地小声说:阿父,你打什么坏主意哩。贺林轩一把把他捞起来,拍了拍他的屁股,你又知道了?诺儿咯咯笑起来,阿么说的,他还问阿爹,你这样笑的时候,是想套银子,还是想套人呢。贺林轩:他摸摸儿子的头,笑着说:乖儿子,你放心,我肯定不会告诉你阿么,你这么诚实的。诺儿哪能不知道他在说反话,不过大手一挥,全然不惧。阿么才不会跟我生气,顶多就是和阿爹告状,然后阿爹肯定要说你。阿父,你又不傻,这亏本买卖咱不做啊。贺林轩听得大笑,哈哈,诺儿真聪明,阿父这下就放心了,以后放你出门,肯定吃不了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