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宋仕妖娆> 分节阅读 22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24(1 / 1)

作为主和派,自己的任务是制衡主战派。在官家需要自己的时候,自己出手就好,其他时候么,你们皇子狗咬狗好了,拱扑策居正,那也得看时候看事情而言。赵昚又借着说道:“拟定秘书少监充接待使,绍兴府掌书记柳子承为副接待使,协力完成接待使团诸事,礼部多加配合。”这下顿时热闹了。立即有人出列,正是太常卿柳相正,“陛下,臣以为,绍兴府掌书记初涉政事,尚承此重任的能力。”这是要给儿子留后路了。这在情理之中。只不过柳相正说完之后,立即有一位御史台右谏议大夫出列,“臣附议。”赵昚瞥了一眼那位谏议大夫,没有说话。柳相正身后,太常少卿徐渭站了出来,朗声道:“臣不以为,柳子承本科高中,赴任掌书记已近半年,据微臣所知,绍兴府同僚对其治职之事赞颂多之,连黄知府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子承持成,言少尽事,当为青云大才。如此俊彦,且有六部配合,担任区区接待副使副使应游刃有余”赵昚点头,“朕也听得过此话。”柳相正诧异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副手,徐渭这小子竟然在背后捅自己刀子他是盯上了自己这个位置罢。不过此时不是深思这个缘由的时候,柳相正依然想挣扎,毕竟接待副使这个职位比接待正使还惨,若是事情真的闹砸了,很可能被李凤梧这小子甩锅。那位谏议大夫却更先发声,“微臣以为,西辽使团使宋,事关我大宋颜面,若是出了差池,我大宋颜面何存,正副接待使都应以资历深重者任之。”先前以为这位谏议大夫是赵惇势力的李凤梧有些不解了。这话听着,这货也不像是在为柳子承,而是真为了大宋颜面一般。赵昚闻言倒是点了点头,不过这事自己已经决定,也有点微恼柳相正和右谏议大夫何祥秋的不识趣。最后还是参知政事钱端礼出列,“臣以为,以磨砺不成才,探花郎李凤梧经过襄阳之困境,才有少监之才,又能担此重任,而柳子承虽初中进士,但在绍兴府政绩出众,俨有大才之趋,正是擢阶重用磨砺之时。”副相出来说话了,这边是要盖棺定论的时候。况且钱端礼出列说完之后,朝堂文武百官中,又走出好几位臣子附议。不是和钱家有关系的人,就是支持赵惇的人。赵昚也没心思去琢磨这其中的猫腻,本来柳子承担任副使,就是钱端礼上奏举贤,而且自己确实听过绍兴知府黄蒿赞举过柳子承的话。因此立即道:“如此,就这么定了,即日宣柳子承进京。”钱端礼弯腰、行礼,“官家圣明。”汤思退若有所思的看了钱端礼一眼,洪适和陈俊卿、蒋芾三人,脸色则有些诡异,既像是喜闻乐见,但又有许多的担心。很是矛盾的样子。似乎是不想让柳子承担任接待副使,又不好公然反对。李凤梧哪里知晓其中有什么猫腻,柳子承担任自己副手的目的已经达到,接下来自己见机行事,让这货栽个跟头。到时候没准就会发生点什么事情来,给自己和徐眉娇布下的那枚棋子机会。退朝。官家先行离开大庆殿,然后是左右相公和枢密使先行出殿门,按照品秩,由高到低的退出大庆殿,待李凤梧走出大庆殿,却见蒋芾站在门口对自己使眼色。蒋芾有什么事要交待自己跟着蒋芾,却直接来到了枢密院公事房。t第九十三章 何谓中兴t虽然前任枢密使张浚有过拜托,但官场上历来有个人走茶凉的说法。陈俊卿和蒋芾如今的做法已经算厚道。尤其是蒋芾,此刻在自己的签押房里,拿出一盒精品茶叶,笑道:“这可是官家恩赐的,今日便宜你小子了。”递给小厮,“三杯,一杯送去相公签押房。”不能不说,陈俊卿和蒋芾的关系极好,今时的朝堂上,便有“陈蒋一衣”的说法。当然,君子不党。两人的关系经得起官家考验。坐下后,蒋芾撩了撩衣衫,问道:“自你赴任后,第一次相见,张相公回老家后可还好”李凤梧慌不迭欠身,“多谢相公牵心,下官在离开襄阳时,去信过四川,叔公回信,说一切安好。”按说应该死在归家途中。但如今还没死,大概是自己叮嘱过那个虞侯张拭,有所防备。说明历史上的张浚之死确实不是病逝,而是被主和派谋害好人大抵是难以长命。蒋芾笑了笑,“那甚是好。若是不见外,称我一句先生也可,相公之称不敢当。”如今大宋,相公之称已有泛滥之势,不仅称呼左右宰相和枢密使为相公,连参知政治,同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这几位副相也多被称呼为相公。最终泛滥到妻子称呼老公也变成了相公。蒋芾是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科榜眼,又年四十六,自恃李凤梧的先生,并不妥。话说回来,陈俊卿也是绍兴八年的进士科榜眼。可见三鼎甲在仕途中优势有多强大。宣麻拜相者,大多出自一甲及第。“不知道先生有何叮嘱”大朝会后,蒋芾便将自己带到枢密院签押房,当然不会是为了叙旧。蒋芾沉吟了一阵,“西辽使团的事情,官家告知你几何”李凤梧精神一振,想起赵恺说过,官家就西辽使团一事,和西府相公单独聊过,连汤思退都没参加,显然是有军事方面的计划。“官家只对晚生说过,西辽使团中有位女宾的事情。”蒋芾愣了下,“其他的就没了”李凤梧点头,“没了。”蒋芾有些诧异,“这就奇怪了”旋即又道:“且与你说说罢,那柳相正之子柳子承任接待副使,是不是你在暗中捣鬼”蒋芾虽然是主战派,但官场上哪能太过坦诚,李凤梧并不打算让蒋芾知晓自己和庆王赵恺的关系,笑道:“不是,此事我也些不解。”“那边是邓王的主意了,想必是钱家人举荐的。”钱家确实有这个实力,甚至不需要钱端礼出面就能促成这个结局。李凤梧点头,“所以现在有点担心,赵愭会不会在西辽使团上搞点事,一石二鸟。”蒋芾若有所思,然后笑了,“那恐怕邓王要吃瘪,西辽使团看起来大事,实则干系着大事,且知与你一点罢,若是和西辽使团谈好了,那么你恐怕还要出使大理。”李凤梧口瞪目呆,真被自己猜中了。迟疑着说出两个字:“滇马”按说如今大宋每年都能从云南购买三千五百匹,为何要大军压境只能说,官家的雄心,不是每年三千五百匹能达到的。欲恢复中原,金国的骑军是个巨大的障碍。以步军破骑军,守阵可以,冲阵的话,还得骑军破骑军,是以大宋目前的骑军数量,急需扩大。但是,滇马貌似不适合作冲锋的战马蒋芾眼睛一亮,“你看出来了”李凤梧点头,“可是有点不明白,出使大理和西辽有什么关系。”蒋芾哈哈一笑,“这你就不明白了么大理岂会乖乖的给我们大宋滇马,必然是要大军压境的,可刚历大战,哪有那么多大军,两淮边军要想抽调出来,必须得先让金人自顾不暇。”被蒋芾这么一提点,李凤梧猛然醒悟,“西辽那位承天皇后耶律普速完要出兵西夏”西辽出兵西夏,那么金国就要提防,万一西夏是个渣渣,被西辽闪电吞并,以西辽的尿性,肯定是要恢复江山再次进逼大金疆界,如此便缓解了大宋两淮边境的压力。耶律普速完有点不输武则天的意思了啊。蒋芾摇摇头,“现在还未可知,不过听官家意思,大概会有这种可能。”又道:“因此柳子承任接待副使,我们以为是你的主意,所以才会感到奇怪,万一这件事被柳子承嗯,也就是被恭王搅黄了,那可就有点麻烦。”李凤梧心里顿时有些尴尬,你妹,这还真是自己的主意。嘴上当然不会承认,“先生多虑了,官家连我都没告知,也不会告知柳子承,想必我等只负责些许杂事,使团中最重要的人大概会受到官家亲自接待的罢。”先前李凤梧说官家并未告知这些事时,蒋芾就已猜到了这各种缘由,此刻点头,“你倒是看得清楚。”张相公说的没差。他这个侄孙,官家谬赞的大宋雏凤,确实有着官场天赋。虽然眼光还比不上相公、尚书等官场老油条,但俨然已比大部分官吏看得更透彻。“如此倒是虞,你到时候仔细着些,嗯,还有个事,官家不便亲自言说,让我转告于你。”这才是今日和李凤梧单独相见的原因。李凤梧恭谨道:“请先生指示。”“官家不忍魏尚书遭受离别之苦,所以还请你从中多做协调,不要让西辽的那位贵宾把魏蔚给劝服带离大宋。”李凤梧闻言怔了下,“官家真的是这个意思”总感觉官家体恤下属过头了。蒋芾正色道:“当然也有其他考虑,但最大的目的,还是为了魏尚书。”官家的另外一个意思,咱们大宋总得留点西辽的皇室宗亲什么的,将来万一和西辽撕破脸皮了,咱们不也多个优势话柄嘛。况且,西辽女性也可执政。万一中的万一,西辽大乱,耶律大石一族全部玩完,又万一的万一,我大宋彼时有实力吞并或者扶植西辽,也有魏蔚这个皇室宗亲可以做傀儡嘛。中兴之主赵昚的野望,不止是恢复中原那么简单。何谓中兴这才叫中兴t第九十四章 满满的都是阴谋t谈完正事,蒋芾忽然莫名其妙的提了句,“听说你把官家的鹤山云讨了去”李凤梧心头一颤。哎哟卧槽,莫非蒋芾也看上了。这可不行的哟笑了笑,刻薄的嘴唇皮笑肉不笑,“是官家恩赐的。”蒋芾点头,“鹤山云确实不。”卧槽,这就是明目长大的索要啊,按理说,自己是应该拱手送上的不过这是按理说,我为什么要按常理出牌装作听不懂,“是很不。”蒋芾也不是小人,笑眯眯的道:“要不转让于某,价银你说了算。”若是寻常官吏,怕是求之不得。可李凤梧不是寻常人啊,笑得很是邪,“官家恩赐,不敢有负。”蒋芾只好苦笑,心里却忍不住赞了声,是个好官的苗子。从枢密院出来,李凤梧直奔秘书监签押房,刚坐下,就看见秘书监丞钱端义走进来,身后的国史院编修两人抱着一大包的书籍。李凤梧讶然,“这是要作甚”秘书监丞钱端义笑了笑,“李少监,近些日子公务并不繁忙,且大战初定后,国史编修也已顺利进行中,我等商议过,觉得应该再修补册府元龟。”册府元龟是宋四大书之一。全书共一千卷,分帝王、闰位等三十一部,部下再分门,共有一千一百多门。将历代君臣事迹,自上古至于五代,按照人物阶层身份,分门别类先后排列。采择了经史、国语、管子、孟子、韩非子、淮南子、晏子春秋、吕氏春秋、韩诗外传和历代类书、修文殿御览,分类编纂。用编年体和列传体相结合,共勒成一千一百零四门,门有小序,述其指归。分为帝王、闰位、僭伪、列国君、储宫、宗室、外戚、宰辅、将帅、台省、邦计、宪官、谏诤、词臣、国史、掌礼、学校、刑法、卿监、环卫、铨选、贡举、奉使、内臣、牧守、令长、宫臣、幕府、陪臣、总录、外臣等三十一部。部有总序,言其经制。历八年成书。其中唐、五代史事部分,是册府元龟的精华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