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 第30章 博弈制胜的心理操纵术:狭路相逢,技高者胜(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章 博弈制胜的心理操纵术:狭路相逢,技高者胜(1)(1 / 2)

无论是在谈判、销售还是平常的大事小事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不太好“击败”的角色,有时甚至不管怎么迎合和迂回制敌都无法使他们动心。这时,不妨拿出一些比较狠的“招数”,让对方陷入有口难辩的境地,最终他恐怕想说“不”都不行了。

杜根定律:

胜利只属于满怀信心的人在广袤的非洲大草原上,时常会上演同类动物之间的领地争夺以及不同类动物之间的生存角逐,最让人为之动容的是狮子与羚羊间对抗的激烈场面。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这个自然法则的约束下,处于弱势一方的羚羊不得不面临诸多挑战。它们在吃草、喝水、睡觉的时候总要提高警惕来抵抗外界敌人的突然袭击。

而处于食物链最高级别的狮子同样也不得轻松,因为单个的羚羊虽然弱小,但是当狮子对它们发起突然袭击时,它们会马上整编好队伍,围起一圈,扬起头上的角,勇敢地与狮子对峙。

很多时候,平日里威风凛凛的狮子都不能抵挡这样长久的拉锯战,最终放弃这顿美餐。

试问,假使在狮子进攻的那一刻羚羊们只会慌作一团,自顾自地四下逃遁,那么还有那种势均力敌的场面吗?还有那种看似平常却又难得的凝聚力以及勇敢面对的勇气吗?它们坚持必胜的决心才会坚守抵抗的信念。

竞争无处不在,在人类社会中,竞争同样是生存法则里最耀眼的一条,而信心强大的人往往成为竞争者中的佼佼者。信心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如果你接受最好的,你最后得到的往往也是最好的,只要你有信心。

戴高乐将军曾经说过:“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就是你会到达的地方,唯有伟大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他们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决心要做出伟大的事。”

中国这个泱泱大国,在随着历史的车轮前进的时候,那些被载入史册供后世瞻仰的华夏儿女都非常坚定地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么就不会有这么多彩的文化和文明的发展。

南宋末期,朱元璋带领农民兵在南方清除割据的霸权势力时,遇到了陈友谅这么一个强劲对手。陈友谅装备先进、资金到位、人数众多,不管怎么看,率领一批农民兵且没钱没势的朱元璋都不是陈友谅的对手。但他在与陈友谅长达18年的过招生涯里凭着自己的信心和智慧一点一点地强大起来,最后终于在鄱阳湖这场鏖战中大获全胜。

当自己的小渔船在陈友谅的大船对照下显得势单力薄的时候,朱元璋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坚定信心。很快朱元璋充分认识到了自己船小却轻巧的特点,便令爱将徐达将手下分成几支小分队,用火筒转移对方的注意力,打得陈友谅措手不及,最后反倒逼得陈友谅以惨败告终。

有一个词叫做“听天由命”,但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词叫“事在人为”。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险境,在那一刻我们如果能冷静下来,分析利弊,那么决定权会重新回到我们手中,我们的命运就不会任由环境左右摆布。信心给了我们振作起来的力量,它是成功的第一要义。

在一次失败后,我们告诉自己这也是一种收获,然后积极面对,那么它就成为我们成功前的一次历练。

在努力中,我们告诉自己这是黎明前的黑暗,从而披荆斩棘,逐风踏浪,它就将成为成功来临前的一道曙光。

自信心给了成功助力器,成功给了自信心继续增长的空间,两者相互交织,交相辉映。183电影版《奋斗》里,李晨饰演的陆涛在上台的前一分钟知道自己的设计理念被对手剽窃后,强令自己冷静下来,扔掉紧握在手里的完美演讲稿,径直走上台去。

没有丝毫犹豫或胆怯,他重新阐述了自己的理念,加以发挥,不紧不慢地娓娓道来。

正是在上台前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忍和努力,才会有上台后的淡定和从容,这时的自信不是空洞而虚伪的论调,也不是做几下深呼吸就能拥有的。自信是伴随着努力一起成长起来的,它见证了一个人的成功。

一个人拥有了自信,就有了向成功努力迈进的脚步。它是打开新天地的金钥匙。拥有它,你就拥有一双能够自由翱翔的翅膀,变得无所畏惧。

自信,顾名思义,就是相信自己。它是人们对自身力量的一种确信,是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的信念。它是人们众多心理情绪中最积极、最美好的状态之一。

不过,在塑造自信心的同时,我们也要了解,自信不是自负,夸夸其谈也并不是自信。真正的自信需要足够的实力作为支撑,当自己从内到外都有了笃定的信念和精神时,自信自然而然就会成为我们的名片。

古德定律:

知己知彼才能投其所好1964年4月,担任中国外交部部长的陈毅带着中国代表团参加第二届亚非会议的筹备会,会议地点在印尼的雅加达。当陈毅一行到达雅加达之后,他首先会见了印尼的总统苏加诺,然而双方在会面谈话中出现了意见不一致的情况。

陈毅的意见是:既然第一届亚非会议是在亚洲的万隆召开,那么第二届亚非会议应当选在非洲国家召开。而苏加诺的意见是,他希望第二届亚非会议仍然在万隆召开。整个会议因为双方意见的不统一而进展得非常不顺利。

这时陈毅想了一个办法,不仅能增进彼此的和气,还能让对方同意自己的观点。他知道苏加诺这个人十分爱面子,所以陈毅就从苏加诺的角度出发来看待这个问题。

他对苏加诺总统说:“非洲地区有40多个独立国家,如果您主张在非洲地区召开会议,这就等于表明您是支持非洲独立的。这不但能表现出您的高瞻远瞩,还能185展示出您作为政治家顾全大局的风度。当您去非洲发表演讲时,更能获得他们的支持和敬爱。”

苏加诺一听,觉得陈毅的话十分有道理,当即同意第二届亚非会议在非洲国家召开。

在这里,陈毅运用了“古德定律”。 古德定律的含义是:成功的沟通,靠的是准确地把握别人的观点。也就是说,知己知彼,投其所好,在交流、沟通与心理博弈中是相当重要的。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与人在相处时很难将彼此的想法都传达出来,当你想要对方顺着你的思路前进时,你就要先明白对方心中所想,才能根据对方的想法对其施加影响。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现实是“熟人千句好,生人一句难”,跟陌生人交谈都很难,更别提说服一个陌生人采纳自己的想法了。

但是,运用古德定律或许能帮助我们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当我们面对陌生人时,可以先了解清楚对方可能产生的想法,而不是径自向对方讲述自己的意见。因为对于一个陌生人来说,突如其来的语言攻势是容易让其产生烦躁情绪的。这时不妨先进行简单的交谈,等陌生人慢慢放下防备且透露出自己的意见时,再顺势改变自己的策略。

就像孙子兵法中的那句话一样:“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双方的谈话内容涉及彼此之间的利益问题时,就要将谈话的内容引向“这种做法会给对方带来什么好处”,在自己的意见中绝对不要出现可能对对方不利的内容,这样才能收到双赢互利的效果。

一家公司的销售部经理是一个谈判高手,他一直以在商务谈判中从不出现失败而著称。他的独门秘笈很简单,就是每次跟其他公司商谈业务时,都会提前将对方公司的盈利状况和相关的业务人员进行分析,还会特地根据对方的特点而选择谈判的时间和地点。

这样做的直接好处就是,在谈到对方公司的业务状况时,他总是能第一个说出对方公司运营中的一些难处,从而表明如果双方合作的话将会给彼此都带来更多的利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