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科幻小说>生活中的心理操纵术> 第31章 博弈制胜的心理操纵术:狭路相逢,技高者胜(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章 博弈制胜的心理操纵术:狭路相逢,技高者胜(2)(1 / 2)

诉说自己的辛酸事,化被嫉妒为被同情20世纪末的芝加哥正处于严打金融犯罪的浪潮中,有一位名叫亨利的保险核定员因为诈骗保险金而遭到警方的指控。但是因为证据不足,亨利获得了保释。亨利因为害怕再次被捕,便想让原来公司那位唯一看到他犯罪事实的速记员不要作证,这样警方就没有证据了。

这位叫莎莉的速记员曾在亨利手下工作多年,当亨利对她说出自己的要求时,莎莉断然拒绝了。亨利见自己劝说不奏效就让妻儿去请求莎莉,还述说了如果他们失去了亨利之后的困境。

看着亨利憔悴的妻子和可怜的孩子,莎莉心一软,便在法庭上作那天亨利不在场的证人。但是因为有其他证人的指证和监控录像等证据,亨利还是被判了刑,这名出于同情他人而作伪证的女子也因此而遭到了起诉。莎莉不想就这样被判刑,便委托一位律师为她辩护,那位律师因为莎莉的苦苦哀求便同意了。

这位律师一趟又一趟地找到州长,一遍又一遍地将莎莉因为出于对亨利的妻儿的同情才作伪证的事实和莎莉家极为贫困的情况说给他听。这位原本对莎莉的行为十分愤怒的州长也被感动了,自己的立场渐渐地偏向了莎莉,开始悄悄地袒护莎莉。

“是的,我真的很理解你为什么会这样做,真的。真正的错误并不在你这里,都是亨利的错。哦,可怜的孩子。”州长对莎莉说道。

“尊敬的州长,我真诚地希望您能宽恕我。我们全家人都靠着我来赚钱养家,他们不能没有我!”莎莉用恳求的语气说道。

州长踌躇了一会儿,说道:“其实你的罪行并不是很严重,等法院开庭判决之后,我会在最短的时间里让你获得保释的。安心等着判决吧,不要担心。”

就这样,莎莉最后没有被判入狱。她的律师完成了他人认为绝对不可能成功的辩护。

在这个故事中,这位律师就是不断地让对方了解莎莉的困境,让对方对莎莉产生恻隐之心,从而让对方被自己的同情心打动。

在生活中,当我们面对的对手比我们强很多倍的时候,我们不妨对他示弱,这样反而会得到更好的结果。示弱是让处于劣势的人快速获得较强一方信任和好感的方法,也是强者融入较弱一方群体的有效手段。

示弱,可以让我们将对方的敌视和嫉妒转化为同情,让对方得到心理上的慰藉和平衡,从而减少你在说服对方或者向目标前进时的阻力。

不过,不仅仅是当你有求于人时要放低自己的姿态,当你的地位在对方之上时同样需要低姿态和示弱心理。

能力优异的人在以强者自居时,周围的人不但会疏远你,有时还会因此让你在前进的路上碰到种种困难。如果强者可以在他人面前稍稍表现出自己的弱势,便会让他人的嫉妒转化成为对你的同情和理解。人人都有同情心,只要强势的人偶尔展示出自己的弱势,就可以慢慢消除身边人的疏远和隔阂心理。

美国总统林肯刚步入仕途时不善于处理自己与上司之间的关系,他因此常常感到苦恼。

由于一次机缘,他发现自己的上司非常喜欢阅读,而且对书中的很多观点和问题都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于是有心的林肯便找到那些上司很感兴趣的书籍开始阅读,然后将那些很难理解或者导致许多学者之间出现很大争议的情节摘出来,再去上司那里“寻求帮助”-实则寻找谈话和加深了解的机会。

就这样,林肯在与上司不断的交流和讨论中表现出了自己的思想深度,从而慢慢地扭转了上司对自己的一些不好印象。后来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好,为林肯后来的政治生涯提供了很多帮助。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向他人示弱不等于将自己表现得懦弱,而是用一种诚挚的态度得到他人的理解。在人际交往中,在与对手的博弈中,适当地主动表现出自己的弱势往往会得到对方的友善回应。用示弱的方式得到他人的认可和亲近,是一种拉近与对方关系的有效手段。

在生活中,当你的地位高于对方时,对方很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跟你交谈、向你敞开心扉,这时你可以暴露一些自己的弱点,比如学历不高、不会处理关系、知识陈旧等,适当地给人一些“成功也不是那么容易”“领导也不是万事大吉”的印象,这会大大增加你们的相似性,更利于开展工作。

当你给下属安排事情的时候,运用的语言也很关键,有些事情可能大多数人不太愿意去做,这时你可以说 “这不会让你太为难吧?”或者“我的要求是不是过分了?”即使你的确有些强人所难,对方也不忍心拒绝你的请求。

心理学智慧放低姿态就是将我们的弱势展现出来,用自己柔弱的一面博得他人友善的同情和理解,从而得到对方的全力相助。放低姿态不是一种消极心态,而是一种人生大智慧,是快速拉近与他人距离的巧妙方法。

黑白脸战术:

软硬兼施、刚柔并济的心理控制术清朝名将曾国藩手下有一个将领名叫陈国瑞,这个人曾经是蒙古王爷手下的大将。他从未念过书,为人十分鲁莽、强悍,思想观念中更没有什么关于道德的概念。其一直以来的信念就是:想要干的事不论发生什么状况都要干成。

陈国瑞15岁时就在家乡投靠了太平军,后来看太平军气数已尽,便转而投靠了清军。之后又经过几次调度,他被调到了蒙古王爷僧格林沁手下。这个僧王也是一个喜怒无常、粗暴鲁莽的人。他见陈国瑞打仗十分骁勇,便重用陈国瑞。

僧王死后,曾国藩接手了僧王的军队,陈国瑞也就变成了曾国藩的部下。陈国瑞由于和个性相投的僧王共事了很长时间,自己的性格变得更加狂放、粗鲁。但是曾国藩的骨子里有一种细心、稳重的文人气质,他每次看见不可一世的陈国瑞与别人发生军械、斗殴事件,都焦急地想:不让陈国瑞真心诚意地从内心服从自己,他是不能收住个性,好好地为自己卖命的。

这天,曾国藩将陈国瑞传了过来,义正词严地指责他劣迹斑斑,让他知道自己的错误和他人对他劣行的糟糕评价。正当陈国瑞感到心灰意冷的时候,曾国藩又一转话头,开始表扬起他的优点,说他不但作战骁勇、不贪财好色,还对自己的部下十分关爱。另外还告诫他,千万不可因为自己的鲁莽行为影响自己的光明前途。

这一席话让陈国瑞的精神又振奋起来了,随后,曾国藩给陈国瑞定下了“不扰民、不私斗、不梗令”这三条规矩,让他好好遵循。曾国藩的话让陈国瑞无话可说,只好嘴上回应“是、是”,离开了曾国藩的府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