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节(1 / 1)

哦,原来葫芦还可以这样用,真是长见识了。***雨具店里最多的还是雨具,有各种雨伞、蓑衣、斗笠,这三样是普通百姓在下雨天最常用的装备,店里中等价位的油布衣、油鞋也有。当然,店里还有一些精贵物件,比如用桐油涂绢绸制成“油绢衣”,头戴的“油帽”,脚穿的“油靴”都是算比较贵的物品。樊城之前买了一些蓑衣,但这一路行来,都折损得厉害,李真真想到这些私兵目前看来都挺不错,于是,她对樊城说:“你和陈金去店里看看,如果价格合适,给每个士兵配一套油布衣、斗笠、油鞋。”本来这个时代用蓑衣的多,但李真真觉得油布衣比蓑衣轻便,这既然要送,就送好点的。两人领命去逛街,那陈金是个嘴会说的,他上前去和店铺掌柜攀谈,不想还真谈成了一笔生意,原来,那店铺的东家还有一座酒楼,前段时间,因为瘟疫,海城封城,他们一直都不能进城采购,现在因为缺盐酒楼都快停业了。两人回到官府驿站,向李真真汇报探听得来的消息,并询问卖盐的事。李真真思索一下,只要买的人不是哄抬价格转卖,少量卖给商人是可以的:“盐不能进行大量交易,最多可以卖二十石海盐给他”。两人回到雨具店告知掌柜,他们可以转卖二十石的海盐给他。掌柜听到这个消息赶紧联系店铺东家,想他们去一次海城,每次最多可以买五石的盐,如果要多买,就只有买高价海盐了。幸亏他们离海城还比较离,不然算上运费不知道要多少钱。那东家来了后,爽快的买了二十石海盐,樊城按八两银子一石盐的价格卖给他。那东家看他们卖给他盐的价格很实在,所以给他们报的雨具价格也特别便宜,油布衣20文一件、斗笠8文一个、油鞋12文一双,葫芦小的10文一个,大的15文一个,油绢衣80文一件,油帽20文一个,油靴50文一双。最后,那店铺东家还拿出用木料和芦苇制作的浮环给樊城和陈金看:“这叫浮环,不会游泳的人套上后不会沉入水里,海城府城好多人都订购了,因为封城,所以我们没能送进去,如果你们要转卖的话,可以把这个卖到其他府城去,那些公子哥一定喜欢”。两人做不了主,他们要问李真真的意见,李真真接过他们拿回来的浮环,看了下,这不是古代版的救生衣吗,别说,没准那些公子哥猎奇,还真喜欢这些新鲜玩意。正好王美丽也来李真真房里串门,她看到后,也很感兴趣,觉得很好玩,可以给她家父亲和水哥一人买一件。王美丽和李真真套近乎:“你们要买雨具吗,帮我们家也捎点呀,这个天,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下雨了,我家也要买雨具”。李真真想了想,反正是顺水人情,既然是一伙的那就一起享受批发价吧。于是,他叫樊城去问五大家的家主要不要买雨具,报数后他们可以帮忙代买。***因马车又空出位置,陈金提出想采购一批雨具转卖,李真真觉得那些东西不重,应允了。陈金征求李真真的意见:“县主,我想多采购一些精贵的油绢衣、油帽、油靴,好像只有贵的东西才可以卖上价格。”李真真想了想,摇了摇头:“雨具采购中等价位的,那不是必需品,必需品可以买点贵的,雨具没必要。浮环还是可以买一些,你去问有多少货?”陈金点头想了想,很快明白李真真的意思,比如布料那种必需品,天天穿,有人愿意花大价格去买,这雨具又不是天天用,舍得花大价格的人不好寻。其实李真真主要是觉得雨具是消耗品,换得勤,走精贵路线不好销售,她记得在现代的时候,有个调查就说了,消耗得快的物品几乎都走中低端路线。***不一会儿,樊城回来了。樊城:“每家都要了油布衣、斗笠、油鞋,数量大约是一千套”。陈金也很快去而复返。陈金:“我问了那东家,他说县城里总共有五百件浮环,再多就没有了”。数量不多,应该可以包圆,李真真:“价格了?”陈金觉得这价格有些贵,但他认为这物能赚钱,于是,他如实回:“这物是个新奇玩意,还是才做出来的,要800文一件”。价格稍微有些贵,但也能接受,李真真当即决定:“你把浮环包圆买了,再多买一些葫芦,我觉得葫芦不错,可以装水当水囊用。”樊城、陈金两人听了李真真的话,忙着去采购。***第三日,天未晴,依旧在下绵绵细雨,蒋勇宣布出发了,这雨估计得下一阵子,不能再因下雨耽误行程了。连着两天,大家都走得格外辛苦,你说暴雨吧,它好歹时间短,找个地方躲起来,雨停后再出发即可。可这绵绵细雨,下得很是缠绵,就算他们穿了雨鞋,但这一路走来,腿上也沾满了泥点子。这场雨,硬是连着下了六天,才终于雨过天晴。第六日,这绵绵雨它终于走了,好走不送,再不走,大家都快没干衣服换了,打湿的衣服那是一直不干啊!***第七日中午,马车停在一个大平台这里休息,这里的景色相当漂亮,左右两边都是大峡谷,层峦叠嶂,云雾缭绕,群山在这云海茫茫中都显得温柔了许多,仿似在天上云游。李真真这几天也闷得快发霉了,她下马车来透气。站在平台上,凉风习习,一眼望过去,山间溪流潺潺,群山环绕着一条绿色河流,那河流漂亮得如一条绿色的绸带。远处,树木掩映的林间,还依稀可见农户家中的炊烟袅袅。嗯,风景不错,有山有水,在现代的话,这样的美景那绝对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但这景色好看是好看,就是这种山容易滑坡。李真真刚好想到滑坡两个字,不想,脑中的书出现了提示,这次,那书缓缓打开,显示了最新的一段文字:即将遇到山体滑坡,此次滑坡垮下来的石头造成堰塞湖,女主和男主发挥主角光环,带领大家和时间赛跑,和附近村民一起在上游打通堰塞湖,挽救下游百姓……李真真看完这段文字还没有回过神,就听人群里一阵尖叫:“呀,山崩了,山崩了”。啊!这山咋就这么垮了呢?怎么能说垮就垮,好歹给点时间做准备啊!天,垮的还是他们的上游,书上显示他们是在滑坡点的上游,怎么他们就走到下游了呢?在上游的话只需疏通河道去救人,可他们现在走下游来了,没有女主男主组织村民在上面挖石头疏通河道,堰塞湖的水一旦冲下来……后果不堪设想。嚓,这不该快的时候怎么快了呢?真是的,他们走这么快干嘛。李真真快速走到大家跟前:“我有重要的事情要说,大家安静。”大家知道她不是无的放矢的性格,都静下声来听她说话。她清了清嗓子,说:“大家看到山体滑坡了吧,是不是觉得我们侥幸躲过了,可惜的是我们不仅没躲过,还引来了更大的危机,你们看,这里有一条河,河的宽度超过十米,所以这条河不是支流,是主流,现在这垮下来的碎石堵了河,各位都应该知道堰塞湖吧?而我们在下游,意味着什么你们懂吧”。这席话一说完,众人脸色巨变。谢意是最急的:“县主,你说怎么办,我们听你的,你快点指挥”。秦思文也附和:“县主,现在是性命攸关的时候,你来指挥,我们信你。”王三木点头:“对,你看得书多,一定有办法”。沈宏明和张金源也表示:“我们全力配合你,你提要求,剩下的事我们照办”。李真真指着远处的半山腰:“这山路是环形山道,只要我们到了半山腰,这水就冲不到我们,所以我们要快点向前走,大家一起向前走。”作者有话要说:1、救生圈乃是我们中国人创造发明的。早在两三千年前我国就有了“救生圈”,那就是干了的葫芦瓜。《易经》里所说的:“包荒,用冯(音‘凭’)河”,根据郭沫若先生的解释,就是“用葫芦瓜渡河”。《诗经》中也说“的有苦叶,济有深涉”,闻一多先生将《诗经》中的这一记载译为:“叶子拍了,葫芦也干了,可以择来作腰舟用了。”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抱着枯干的葫芦瓜,就能使身体浮在水面上,不致淹死。——来自百度第68章 ·现在就是和时间赛跑, 大水冲下来,可不管你是谁。所有人上骡车跑,不现实, 一共只有四十多辆骡车, 怎么能装得下这么多人。李真真想起之前在现代的时候参加过一次单位组织的团建活动。所有人被分成几组进行团队比赛,比赛项目是一万米长跑, 因为集体荣誉感, 跑得慢的人会努力加快跑,而跑得快的人也会带动慢的人一起共同前进。想好后,她高声对众人说:“大家记住, 命最重要,我们现在是和时间抢命。所有人只带细软, 行李全放地上, 骡车会帮忙运。”一声令下后, 所有人都把行李放在地上堆成一起。李真真:“现在,十二岁以下的孩子和五十岁以上的先出列”。这一下, 出列了一百六十多人。李真真接着说:“十二岁以下的孩子和五十岁以上的人坐骡车走,但我没把握坐骡车就不会被水冲走,所以你们有不愿意坐骡车的举手”。很好,没有一个人举手。李真真:“五个家主把没出列的人进行分组,十人一组,最好以家庭为单位分组;樊城,把马车里买的葫芦、浮环、干粮拿出来;蒋勇, 帮我找一百个水性好的人出来, 尽量选士兵, 穿了官差服办事方便些。”很快,十人一组分好, 葫芦、浮环、干粮拿出来,一百个水性好的人也出列站在另一边。李真真对着蒋勇说:“蒋统领,你带着一百人走最前面,每个弯道留人接应。“接着,她转头对这一百个士兵说:”你们每人从地上取两颗葫芦绑在腰间,再取一张馕饼带身上。”很快,蒋勇带着一百名士兵前去探路。接着,李真真对年长年幼组说:“你们每人从地上取一个葫芦绑在腰间,再取一张馕饼带身上,十人上一辆骡车,哪辆骡车先坐满哪辆骡车先走。”年长年幼组离开,十七辆骡车有序出发。接着,李真真对十人一组的说:“你们每人从地上取两颗葫芦绑在腰间,再取一张馕饼带身上。一路上要互相扶持,互相鼓励,十人为一组,不能中途抛弃队友。记住,加紧速度,孩子和老人已经在前面了,为了孩子,你们必须走快。”李真真说完,十人小组相继出发。李真真转过头,对着剩下的人说:“一百名水性好的人出列”。很快,出来一百名水性好的人,意外又不意外,秦燃在列。李真真:“你们每人从地上取一副浮环穿身上,再取一张馕饼带上,五人一队,沿途叫喊村民上半山腰。”这时,陈金变戏法似的从马车上取过二十只锣,李真真嘱咐他们:“每队的队长敲锣喊村民出发,有村民不愿走,说明情况,不勉强,记住,你们自己的命是珍贵的,也要珍惜。”这行人大多是士兵,反应很快,待李真真讲完,他们立即出发去报信。现在还剩三百多名士兵,二十七辆骡车、四十辆手推车。李真真对剩下士兵说:“空两辆骡车出来,你们帮忙匀一下,把地上的行李全放这二十五辆骡车上。”当行李全装上那二十五辆骡车后,骡车快速出发。李真真转头继续说道:“留二十人跟着樊城走最后,走最后的人取浮环穿上。至于其他人,你们应该知道谁跑得慢,谁跑得快,跑得慢的人取浮环穿上,跑得快的人取两颗葫芦戴在腰间,还是一样的,每人取一张馕饼,十人一组,够数了就向前跑。你们一行人,如发现前面有人掉队,记得捡入队伍中。”还是士兵好,李真真刚说完他们就跑了。最后,樊城带着二十人押后,李真真:“你们把剩下的物品收拾好,找个山洞把手推车给推进山洞里,等水退了,我们再去山洞找出来继续用,一路上遇到人掉队,记得负责捡人。”樊城点头:“县主放心,蒋勇负责打头,我负责收尾,我会办好的。”李真真朝他点头后,赶紧上马车,上马车后,她对宝石说:“能有多快的速度就尽快跑多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