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节(1 / 1)

上马车后,她看到翡翠、俩孩子、宝石四人已经在腰间绑好葫芦,她也赶紧在腰间绑好葫芦。马车跑得很快,李真真在马车里被晃得左右摇,她假装翻找物品,悄悄从空间找了五个空的塑料瓶出来。她记得,消防官兵科普过自制救生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大塑料瓶放背包里背好,然后锁紧拉锁。于是,李真真把每人的背包里放了一个空塑料空瓶,再把背包给他们背上。谁也不知道,堰塞湖什么时候垮?垮了之后水有多大?***秦燃一行五人来到一村庄催促村民赶紧离开。一进村庄,发现该村只剩下老幼妇孺,一打听,才知道前面一镇上,有个员外老爷家办喜事,这个村的成年男子都去帮忙去了,要过几天才能回来。他们小队为首的士兵拿出锣开始敲,一边敲一边喊:“上游的山石垮了,上游的山石垮了,大家快往半山腰跑……”好些妇女们看这几个官差突如其来地来到他们村里,一时都不信这个消息,这真的假的,好好的,山石怎么就垮了呢?还有这山石垮了,跟她们往半山腰跑有什么关系呀?但她们祖祖辈辈都是老实人,虽心有疑惑,也不敢主动询问官差。这时,村长出来发问:“官爷,一定要走吗?我们村里好些当家人不在,一时半会儿走不了啊”!为首的官差知道有时候态度强硬点反而效果更好,于是,他假装态度不耐烦:“不走就会被水冲走,你们走不动也得走。”村民们更不解了,垮山石和被水冲走有什么关系呀?而且就算跑,这水来了,人还能跑得过水。为首那官差还是耐着性子解释:“垮下来的石头把河给堵了,上游的水流不下来,存得多了,一下子全冲下来,会把村子和村子里的人冲走。”哦,这下村民总算懂了,但她们还有侥幸心理,这水又不是一下子就能蓄起来的,应该没那么快吧,是不是可以等当家的回来再说。于是,有位大胆的村妇拦着为首的官差问:“官爷,你叫我们走,总得跟我们说一下这水什么时候冲过来吧?”那官差都气笑了:“我如果能管住水我还通知你们走,我就是不知道水什么时候冲过来才叫你们赶紧走,别磨叽,叫你们赶紧走就赶紧走,我还赶着去下个村通知了。”有村民怀着侥幸心理说:“我们先把饭做好吃完再走吧,那水应该没那么快。”另一村民附和:“怎么也得收拾一下吧,家里的东西多着了,要带的东西多。”那官差也不和村民多说,只揪着村长说:“上面的水冲下来,你们全村都要被淹,你作为村长,你好好掂量一下,是让他们拖拖拉拉没命好,还是你带着她们逃命好。”说完这一番话,为首的官差挥了挥手,叫同行的人赶紧离开。看他们要走,这下,村长有些紧张了,他拉住里面穿便服的秦燃,问:“官爷,这水可是真的要冲下来了?”秦燃点点头,那村长拉着他哀求:“官爷,你跟我们一起走吧,我们这村里人少。”秦燃想了想,这村确实人少,还都是老弱妇孺,于是,他对另几个官差说:“你们去前面村通知其他人吧,我等着和这个村的村民一起走。”另几人看了他一眼,为首那个官差欲言又止,但还是很尊重他的意见:“行,你小心点”,说完,拍了拍他的肩走了。走之前,为首的官差还吼了一句:“快着些,水不等人。”接着,那四人就提前走了。村长对一群看热闹的村民吼道:“一个个傻愣着干啥了,快回屋收拾东西,人家官爷在等我们了。”没一会儿,这个村就给乱了起来,有人要捉猪走,有人要捉鸡走,这一下,乱哄哄的闹成一团,怕啥了,反正官差还在那里等着咱们了。秦燃在村里站了一会儿,他终于觉得不对劲了,那些妇人们一个个慢吞吞的,一点急迫感都没有,东一下西一下的,都这么久了,还什么都没收拾出来。哪像他们的队伍,真娘宣布后,大家很快就执行,就这时间,他们队伍里都走了好几拨人了,哪学这些人,一个个的,压根就不急。于是,他急了,他跑去问村长,要多久才能走,村长含含糊糊也回答不出,看来根本没把他们说的急迫事当事。现在,他终于明白为首那官差为什么要那么简单明了的宣布了,这些人就不能太纵容,他不得不放狠话:“给你们一炷香的时候,一炷香之后我就走”。这时,那村长才又紧迫起来,他大声招呼村民:“官爷说了,只有一柱香的时间,超过了他马上走。”这样,村民们又急急收拾起来。一炷香后,其实好多家也没收拾好,但看到秦燃大步在前面走了。这下,村民也慌了,他们急急的、紧紧的跟着他,连之前那几个急着捉猪捉鸡的,也急着推出小推车,推车上绑着已经捉好的猪和鸡跟着走了,至于其他的胖猪和鸡,先在家里等着吧,那水不是还没有来吗?***此时,在山崩的上游,霍知行正带着他的护卫们走到山崩附近,突然一下,山崩了,一行人硬是看着那从山上垮下来的山石瞬间堵住河道。护卫们正在庆幸他们逃过一劫,不想他们的主人,竟然骑着马想往前走,护卫甲拦着了他:“公子,前面垮山石,还是请公子不要再前行了。”霍知行皱了皱眉,他当然知道垮了山石,问题就在于这垮了山石堵住了河道,如果不及时清理的话,一旦形成堰塞湖,那下游的人可就惨了。”他问护卫甲:“这附近可有村长或镇长?”护卫甲:“暂不知,但公子,这附近发生了垮山石,我们还是尽快离开比较好。霍知行没动,他在思考怎么办,如果有官府在附近,最好的办法是通知当地官府,让官府的人来救灾,但这一来一去耽误的时间可不少,一个不甚,这堰塞湖就填起来,那么,下游的村民会有很大的危险。思索半天后,他叫来护卫甲,你去和前面的村民说:“谁去帮忙清理河道,我给一两银子一个人,如果出了意外,我补偿他们每人五十两银子。”护卫甲觉得公子又在撒银子了,但他只是个护卫,还是尽心尽责的去前面通知村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银子的诱惑下,真有一百多个人去到垮塌处,帮忙清理河道,但他们干活不快,最主要的是没人指挥,所以人虽多,但效率不高。***李真真的那辆马车是除了蒋勇之外最早到半山腰的,到达半山腰后,从山上往下眺望,可以看到一群群人在快速前行,都在往半山腰的地方赶来。李真真让蒋勇在半山腰点上一堆火,让下面的人都能看到,这样,就表示有人已经到达终点,让那些还在中途的人快点赶上来。很快,又到了几辆骡车,分别是1队,3队,4队,6队的人到了。原来,这些人走时,樊城就给他们分了组,按出发的顺序算队,到了集合点由组长报队名报道。骡车里的孩子走出来,都有些惊魂未定,李真真走过去,一个个拥抱了那些孩子们:“没事的,别怕,那边有火堆,继续按组去火堆边坐着等其他人来,他们一定赶得急”。就这样,李真真在半山腰的弯道那里迎接着一队队人的到来,来的人也很自觉,他们主动按队坐好,一个火堆不够围坐了,他们就去升起另一堆火,继续让后赶来的人围着火堆坐好。本是五月的天,之前虽一直下雨,但还不至于冷到需要点燃火堆,但人在内心不安的情绪下,一群人围坐在一起,中间点一堆火,看着那光,心底仿佛会温暖些。李真真到达后,一直在迎接到达终点的人,每个队伍中有孩子到来,她都会上前主动拥抱。很快,坐骡车的人都到齐了,步行的人还没有到。接着,就来了一些附近的村民,人在危机时刻,有时候是大意的,但有时候又是特别警醒的,这附近的村民看半山腰燃了火堆,还有骡车不断往高处走,于是,警醒的人也开始往半山腰走,走上来才知道,原来是上游发生了山崩,好些上山的人都庆幸自己这个决定。接着,很多士兵组成的小队也赶来了,他们的到来,让蒋勇轻松许多,他们会帮忙维持秩序,而且有他们在,那些村民会拘谨很多,至少不会那么乱哄哄的大声喧哗了。很快,李真真队伍的人已经到了一百二十多个小队了,这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到了一千二百多人。***只听轰隆一声,所有在半山腰避难的人集体一静,大家都被这动静给吓得一愣,大家忍不住往下张望。从半山腰看下去,大水蜂拥而来,都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那河水了,曾经碧绿的河水变成了浑浊的深黄色,它们夹带着涛涛怒火,向下游熊熊袭来。半山腰的人看到这场景,都久久不能言语,很多人心情沉重,目前,他们队伍里的人并没有全部到齐。作者有话要说:第69章 ·当堰塞湖的水集体涌向下游时, 霍知行闭上了眼,可惜了,他只为下游百姓争取到一点点延后的时间, 希望下游的人能早点发现险情, 提前避难。山上,当所有人沉默时, 突然传来喜极而泣地声音:“101, 122,130小队报道。”李真真等人转头望去,只见匆匆赶来三支小队的人, 原来这些人刚在弯道那边,被山挡住, 所有人都没看见他们, 他们现在才转到山这边来。李真真跑上前, 欣喜地拉住其中一位女眷的手,那女眷走得满头汗, 面上却带着劫后余生的喜悦,李真真握住她的手,喃喃道:“真好,太好了……”随后,又陆陆续续赶来一百多人,这些人到后,情绪都很激动, 好多人到终点后都和队友相拥而泣, 刚刚他们在路上已经看到了那汹涌的河水, 如果他们晚一点点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大人都沉湎于各种情绪中, 一时之间谁也没提出要做饭吃,可孩子不一样,没多久,人群中就有不少孩童饿得发出了哭声,特别是那些村民的孩子,他们早上吃完饭到现在还什么都没吃。李真真叫来翡翠:“叫食品组的人把米熬成粥分给村民。”翡翠有点担心:“可我们的米不多了,我们还要到元城”。李真真摆了摆手:“无碍,没了再买。”翡翠听话的带着食品组的人去熬粥。樊城找到李真真,他想下山去看看,一是看山路半中央有没有掉队的人,二是试着看能不能救被水冲下来的人。李真真点头默许,其实两人心里都清楚,当那种巨大的冲力袭来时,很少有人能幸免。多年前,华国曾有一次水库溃坝,奔流的溃水造成下游百姓伤亡,所以李真真一直对水都是很敬畏的,人,在大自然的面前总是很渺小。樊城这次回来,带了不少村民回来,原来这些人都躲在下面的一处山洞里,他们还用竹竿救起不少人。因他们没有吃食,樊城就带着他们回来了,李真真也没吝啬那些吃食,凡是来的灾民,她都叫食品组的人分了吃食给他们。***第二日,水退,山上的人开始下山,李真真一行人也开始清点人数,最终得知,他们一行人只少了三人,分别是:沈清梦、张澜清、秦燃。额……这是什么主角体质,难道主角们就是要不断乘风破浪。不过听到他们三人出事,李真真反而不急了,这三人可是主角,肯定没事,不然那书该唧唧歪歪做出提示了。在她沉思的时候,其他人都默不作声,他们都以为李真真在难过。走到山下,一行人继续向前走,到元城的路就是昨日被水冲过的这条道路,好他们可以边走边找那三人。走着走着,后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李真真掀开车帘回头望去,为首之人是霍知行,他骑马走到李真真马车旁,朝她点头致意,在李真真还没回过神时,他又急冲冲地骑马走了,从背影看,居然还有点落荒而逃的感觉,而且那人耳朵还红了。这番操作,弄得李真真很是迷茫,这滨城之光弄啥哟?又走了两日,终于走到附近一城镇,这镇子地理位置颇高,没有受到堰塞湖的冲击,一进镇子,樊城和陈金就去往粮铺卖粮,一问价格,两人倒吸一口气,店铺掌柜告诉他们:“一石精米三两银子六百文,一石糙米一两银子八百文”。两人以为这掌柜坑人,他俩可是穿着官服的人,掌柜连他们都敢坑,两人要扭着掌柜去报官,说他哄抬物价,那掌柜哭着一张脸说:“官爷,最近粮价疯涨,我这价格是附近几个镇子最低的价格了,你们不信自去附近询问。”两人又询问了街坊,才知这段时间确实米价飞涨,都翻倍的涨,于是,两人只得去问询李真真的意见。李真真听后没有太惊讶,因为书中确实是显示经过自然灾害后,物价飞涨:“买吧,现在到元城还有十天左右。买一百石精米,三百石糙米备着,再去医馆备点药。”樊城和陈金去买米买药,他俩刚进医馆,就在这里遇到了被水冲走的三人。原来,这三人被下游的渔民所救,被救后,他们被送进医馆,沈清梦和张澜清今日刚醒,准备去找他们,就恰巧遇到了。樊城付了三人的诊费,带着他们回到大部队,众人很是高兴,现在,队伍的人是全齐了。沈清梦和张澜清两人都挺好,只有秦燃,他好像病得很严重,一路上断断续续的时醒时昏,镇上大夫开的药吃了也没用,伍老头也看了,开药了也没完全好。***十日后,众人到达元城,过了元城马上就是北荒。李真真还是第一次到元城,元城的知州大人叫孟寻然,是她大姐夫,但因为年岁相差十几岁,所以李真真和她大姐、大姐夫没有三姐、三姐夫那样亲。元城这里临近北荒,因北荒外族人多,属于多族混居地,所以元城街上也可看到外族人,甚至有些不是外族人,但也身着外族人的衣服,别说,还挺有异国风情的那种感觉。王美丽等一众贵女看那些外族人看得津津有味,但李真真却觉得索然无味,外国人她看多了,没什么稀奇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