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都市小说>落花辞> 分节阅读 15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55(1 / 1)

笑着摇了摇头,低头缓缓展开了那份朱简。朱简很长,从长案案面一直铺展到墨玉地板上。晏婴怕巫王熬坏眼睛,立刻又悄悄唤来一名小内侍,加了一个烛台。待安排妥当,转身之时,他才发现,巫王正双掌颤抖得握着一页朱简,不知何时已泪流满面。这夜,兰台之上,却也斜坐着一个白衣少年,彻夜饮着最烈的酒,仰天大笑,双眸寂如死灰。第二日,天色刚蒙蒙亮,季剑便已在垂文殿外等候巫王。短短一夜,巫王似乎比昨日更削瘦了几分,眼底泛着浓重的乌青,那双墨眸,亦不似往昔锐利深沉。见季剑过来,巫王显然很高兴,立刻招手示意他近前说话。季剑在离御案五步远的地方停下,如实道:“臣入宫,是有一个不情之请。”“孤听说,这次大胜,你什么赏赐都不要,想来是因为这个「不情之请」。”巫王点头,无奈的笑了,示意他说下去。季剑吸了口气,重新跪落,郑重道:“恳请王上封臣为北尉将军,准臣永驻剑北。”巫王倏地一怔,许久,才缓过神,问了句:“你可想明白了?”季剑重重磕个了头,道:“昔年,爷爷独挡边关十余载,威震各国,替巫国百姓免去无数战乱之苦。臣不敢奢求能建立像爷爷那样的功业,只望能用这血肉之躯,为巫国、为百姓尽绵薄之力,不负季氏男儿忠勇之名。”说罢,他抬起头,目光灼灼的看向御案之后:“恳求王上恩准!”又是重重一叩首。这种只有少年人眼里才会燃起的光亮,是如此灼热逼人,巫王心口忽然闷得难受,曾几何时,他也曾在另一个少年的眼睛里,看到过同样的光彩。“孤准了。”许久,他黯哑着嗓音道,喉头是难言的酸胀。“臣,叩谢王上恩典。”又磕了个头,季剑撩袍起身,正欲告退,忽听巫王声音隐隐发颤的问道:“你可知,他去了何处?”季剑登时僵立原地。巫王猛地扶案起身,愈加迫切的问:“告诉孤,他去了哪里?”季剑强忍了多日的悲痛,在这一瞬间崩溃,顿时眼眶发红,道:“王上若真关心他,为何非要在把他逼上绝路之后,再来问这句话。臣所认识的阿辰,赤胆忠心,胸怀坦荡,但有一丝希望,也不会轻言放弃。他失明之前,整日闷在帐中,彻夜不眠,就为了整理那份剑北布防策略。如今,他已如王上所愿,王上还要他如何?”“你说、什么?……失明?!”巫王艰难的从喉间挤出每一个音节,墨眸骤然缩了数次,眼底的血丝一根根浮起似要迸出,脸色更是白得渗人。季剑离开后,巫王木然坐了许久,才想起来让晏婴传随军的那两名医官过来回话。问及世子失明缘由,两名医官如实道:“与刺心草之毒无关,殿下眼疾乃积劳积病而致,至少已持续两年之久,当日彻底失明已是穷途末路,药石无灵,若能提早一两年发现,兴许精心医治,还有回春希望。”顿了顿,又道:“殿下出生时恐不足月,本就带着气血不足之症,且眼部犹寒。平日若生了病,一旦发烧发热,最易伤眼。素闻殿下精于箭术,那也是极耗费眼力的——”还未说完,巫王忽得勃然大怒:“一派胡言!当年王后难产,怀胎十三个月才生下世子,哪里来得不足月,分明是你们庸碌无能,还故意找借口搪塞!”两名医官羞愧不已,不敢再多言。虽然巫王还没有公开宣布,「世子征战途中不幸葬身火帐」的消息还是在宫内宫外迅速传开了。毕竟,大军班师回朝那日,统帅只有季剑一人,是不争的事实。更何况,季剑还带回了世子的骨灰和那支死士令。朝中百官俱惊,待慢慢消化了这个事实,立刻意识到当务之急,是确立新的储君,以安定人心。至于储君人选,也根本不用选。世子战死,文时侯还押在诏狱候审,左右都要落在这两年备受巫王器重、又身负凤神血脉的公子子彦头上。向来行事低调的右相桓冲,因为还担着公子子彦太傅的名义,这两日在朝中都毫不掩饰满面春风。奇怪的是,众臣请奏立公子子彦为世子的奏简雪片般飞进垂文殿,巫王却始终没有给答复,并一连数日称病罢朝。更奇怪的是,当事人公子子彦对此事也显得极不上心,甚至说是漠不关心。更有传言,有两个宫人私下针对此事嚼舌根子时,被子彦撞见,向来脾气温和的子彦,直接当场斩杀了那两名宫人。不过,接下来,巫王的一道旨意,倒是令百官稍稍安心。收缴巫后凤令,交由云妃代管。------------165.第 165 章巫后因谋害太祝令被禁足后,宫人们议论纷纷, 皆道她毒蝎心肠, 这是在拐着弯的置子彦公子于死地,好为世子铺路。难怪平日里总是苛责宫人,王上也待她日益寡淡。好在恶有恶报。如今,世子战死, 风国大败,巫后再无凭怙, 待立了新世子, 让出后位也是迟早的事。因而, 巫王这道旨意一下,不少宫人都悄悄聚到章台宫前看笑话。本以为, 以巫后刚烈的脾气,定会大闹一场,出尽丑相。谁知, 接旨后,巫后神色从容, 并无半分悲戚, 极配合的把凤印及凤令交给了印绶司的掌事。宫人们悻悻散去, 不由揣测,莫非世子一死,王后受得打击太大,已万念俱灰了?也不知是不是出于对她的怜悯,收缴凤令后,巫王便撤了章台宫的守卫。刁蛮任性的含山公主把外面势利的宫人们骂了一通,便直奔宫内,扑进巫后怀里大哭。“母后,他们都说王兄死了,我不信!王兄怎么舍得丢下我们,呜呜,父王会不会把茵茵和母后都关到幽掖庭里。茵茵好害怕,好想念王兄……”巫后扳起幼女含泪的小脸,目光异常冷厉:“茵茵,你要记住,身为巫国公主,无论那些下贱的宫人怎么看待,你都要维持自己的骄傲,莫要自轻自贱。还有,从今以后,你只有子彦公子一个王兄,若想不被关入幽掖庭,你要好好的跟他相处,当一个好妹妹,莫要再想以前一样刁蛮任性。”巫茵茵怔然望着巫后冷漠无情的面容,难以置信道:“母后,王兄死了,你一点都不难过吗?一点都不想他吗?”巫后毫无动容,冷笑道:“想有什么用?能让我们过得更好么?”“不!”巫茵茵颤抖着摇头,忽得从巫后怀里挣脱,凄声大哭:“我只有子沂哥哥一个王兄!我知道你不喜欢他,嫌他讨不了父王欢心,可他是你的亲生儿子,你怎么可以这样冷血无情!”说完,大哭着跑了出去。“茵茵……”巫后错愕的盯着含山公主消失的背影,既愤怒又失望。巫王宫靠近西侧门的一处宫墙下,碧树影中,身披蔷薇色斗篷的少女正伏在一青衣公子的肩头,嘤嘤而泣。青衣公子耐心的轻声哄劝,过了好一阵儿,那少女才似信非信的抬起头,闷声低语了几句,便依依不舍的掉头走开了。待少女走远了,青衣公子才收回视线,立在原地若有所思,侧脸隐在树荫里,模糊不清,只余一个清瘦秀气的轮廓。这时,湘妃一袭火红长裙,挽着条垂纱披帛,携白芷从夹道上一路分花拂柳走了过来,不时低头顾盼,似在寻找什么东西。行至宮墙附近时,她毫不避讳的走过去,冲青衣公子轻施一礼,清眸若雪,笑问:“方才本宫在这宮墙附近遗失了一只镯子,来回找了两遍都未寻到,不知公子可曾见过?”青衣公子从袖中取出一只做工极精致的碧玉镯,恭敬的问:“娘娘说的,可是这只?”湘妃接过来,就着日光端详一阵,点头道:“翠色饱满,如凝绿脂,最难得的是那份质朴天然,果然是王上赏的那只羊脂玉镯子,与那些以假乱真的赝品不同。”青衣公子莞尔笑道:“娘娘说得极是,赝品终究是赝品,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若执迷不悟,反而得不偿失,甚至引火烧身。”湘妃颔首笑了,又轻施一礼,便引着白芷离开了。随后,青衣公子也举步离去。浣衣局,即使是寒冬腊月,宫人们依旧不得不忍着满手冻疮,用冰水搓洗着一桶桶从各宫送来的衣物。这些衣物都布料精美,若用木棒捶打,极容易损坏衣料。几个年轻一些的宫婢,正凑在一起,一边洗衣,一边嬉闹,以打发寒苦无聊的时光。这深宫里的秘闻丑事,永远是她们聊不完的话题,说到尽兴处,一个宫婢神秘兮兮的道:“你们都听说了吗?世子战死在剑北,王上已下令收缴王后的凤令,交由云妃娘娘代管,这宫里,马上又要换天了。”另一人满是惋惜的道:“这世子殿下也真是可怜,年纪轻轻的,连世子妃都没纳,便一命归西了。听我一位在史妃娘娘身边侍奉的同乡姐姐说,世子虽然脾气差了些,又素来不得王上宠爱,可论长相论本事,一点不输子彦公子,比王上年轻时还要俊美三分。我若是王后,哭也得哭死。”说着,脸竟微微有些发红。“你懂什么,这叫母债子偿,恶有恶报。王后平日里那威风做派,咱们尝得还少吗?上月阿月不过丢了颗裙扣,便被王后下令乱杖打死,到现在尸体还烂在乱葬岗里,无人敢收。王上只收了凤印,没立刻废她,只怕也是因为世子战死,于国有功,生了份恻隐之心。”说话的是又一个浓眉大眼的宫婢。一个长相婉柔的中年浣衣婢正提着两大桶衣服路过,身上穿着件破旧的棉袄,她半路上崴了脚,刚被管事嬷嬷呵斥,本来只顾着低头疾走,乍听了这话,登时止步。愣了片刻,她突然扔了木桶,朝那几名宫婢冲过去,扳起一人肩膀用力摇晃:“你说什么!世子死了?!你胡说!殿下好好的怎么会死?!”余人见状,赶紧扔下手里的活,去拉那妇人,被挟制的宫婢吓得脸色惨白,尖声叫道:“你这个疯子,你放开我!除了咱们这种腌臜地儿,这前朝后宫谁不知道世子战死在了剑北,王上马上就要立子彦公子为新世子了!”“不可能……不可能……殿下不会死的!”妇人眼眸里陡然迸出泪花,用力的摇着头,泣不成声,干枯蓬乱的发髻无助得随风散乱成一团。这时,几个粗壮的宫婢已把妇人拉开,踢骂了一阵,交由管事嬷嬷处置。管事嬷嬷叉着腰骂道:“隐梅,你还当你是王后身边的掌事女官呢。做贱婢就要有贱婢的本分,世子死了我还没伤心呢,你伤什么心呢。来人啊,把这贱婢拖下去,给我狠狠教训!”在北方正为严寒所苦的时节,楚淮交界处,一处名为泸水的小镇上,桃花垂柳,满城飞絮,道不尽的春光明媚。泸水人以经商为业,民风奔放,街上商铺林立,来往行走的,不少都是满头珠翠的妙龄少女。此刻,却有一骑快马,从街道另一头疾奔而来,行人商贩们躲闪不及,纷纷被冲散到街道两侧,马上人却恍若未觉,一路奔至一家名为「惠风」的玉器店前。正在店中忙着招揽客人的胖掌柜见那人冲进来,数落道:“水生,跟你说过多少遍了,这时辰,老爷和少东家正在歇午觉呢,有什么事儿等晚点再回禀。”说着,便要推搡那人出去。唤作水生的少年急得满头大汗,把胖掌柜扯到一边,喘着气道:“沧溟那边来了笔大单子,我必须得立刻见公子。”胖掌柜脸色果然一肃,斥道:“你怎得不早说,险些误了大事。”水生也不顾上解释,便大步朝后面奔去。商铺后面,却是一座极幽静的庭院,前后两进,栽满桃花,远远隔绝外面喧嚣。一直奔到二进院的书房外面,水生才气喘吁吁停了下来,整整衣冠,在外恭声道:“公子,沧溟急信。”书房内,靠窗的位置放着把躺椅,一个锦衣公子正握着卷册子,斜靠着椅背临窗翻阅。听到禀报,他凤眸微变,立刻命水生进来。水生一进来,便噗通跪倒在地,掏出信纸,悲声哽咽道:“公子,出大事了!”锦袍公子隐隐意识到什么,拆开信一看,身子遽然晃了晃,幸而及时扶住桌案,才没有摔倒。他颤抖着握紧信纸,极力发出声音:“先不要惊动老爷。”闷在垂文殿的这几日,巫王对堆积如山的奏简视而不见,只传子彦进去用了几道膳,并下了一道抚恤死士营阵亡死士家属的恩旨。这日天气放晴,融融日光射入殿内,窗外不时传来一阵云雀叫声,活泼悦耳。眼圈乌黑、已许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