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6节(1 / 1)

李元宗摆了摆手。他先软化了态度,河东军将们忙收回恶狠狠的眼神。另一边,周嘉行微不可查地摇摇头。他身后的亲兵退后半步,回到席位上,不过手还放在佩刀刀柄上。双方各退一步,屋中的气氛渐渐缓和下来。早已汗流浃背的众人悄悄吐一口气。还以为要打起来呢!等众人从刚才紧张的僵持中缓过神,幕僚缓缓展开舆图。席上宾客知道最关键的时候到了,纷纷放下酒盏,屏息凝神,一眼不错地盯着舆图。舆图上并没有详细的标注,但在座的都不蠢,很快看出舆图有些不寻常:上面将契丹撤兵后的广阔北方一分为三。这三部分地域中,河北那一块地盘最大。河北肯定尽归于河东军——这一点众人心知肚明。周嘉行要徐州,李元宗之前已经默许:河东军无力控制整个中原,必须让出一部分利益,而且周嘉行是西线主帅,参战后一战扭转局势,缓解东线压力,然后逐步往东推进,也是抵抗契丹的主力。其他人也能跟着占点便宜。李元宗自矜身份,难得开口,给李承业使了个眼色。李承业会意,朝众人致意,含笑道:“此次打退契丹,列位居功甚伟,家父已上疏圣人,为列位请功。”宾客们忙称不敢,笑着奉承李元宗。不需要试探朝廷的态度,现在朝廷就是个摆设,只要李元宗开口,那么地盘就这么分好了。没有人提出质疑。众人偷偷看周嘉行,发现他神色平静、也没有流露出不满,心中暗暗松口气。还好一切顺利,要是两边打起来了,遭殃的肯定是他们这些夹在中间的小喽啰。谈完正事,李元宗哈哈大笑,起身出了堂屋。众人跟着站起,跟在他身后,一起加入到狂欢的人群中。舞姬婀娜起舞,乐伎奏起琵琶、筚篥、箜篌、 羯鼓,吹起羌笛,男人们传递美酒,踏着调子舞动,歌声和笑声汇成一片。李元宗年纪大了,不愿在众人面前露怯,更不愿放下身段和众人同乐,随便挑了个舞姬搂着走了。剩下的人尽情享受这一场盛大的夜宴。周嘉行没有喝酒,坐在篝火旁,和幕僚陈茅小声交谈。不断有人过来敬酒,或明示或暗示,表达自己的投靠之意。他们想过了,以他们的实力,此生都无法问鼎中原。不久后李元宗和周嘉行之间必有一战,而他们很有可能沦为李元宗和周嘉行大战的牺牲品,为了保住荣华富贵,必须从李元宗、周嘉行中选一个投效。李元宗贵为司空,乃世家之后,家大业大,帐下能人无数,虽然胜算大,但自己投过去了,根本不会得到重视,很快就会被其他人吞并。而周嘉行根基浅薄,帐下缺少能人英才,他们投靠过去,以后肯定大有作为。因此,今晚成了接近周嘉行的最佳时机。投效者一个个过来示好,陈茅心花怒放,不过脸上并没有露出,客气地和众人周旋。一片欢快的笑闹声中,喝得半醉的李承业走到周嘉行面前,揽住他肩膀,笑着道:“现今齐州、青州群龙无首,周使君乃俊才,家父已写下奏疏,推举周使君兼领齐州、青州。”他们周围安静了一瞬。竖着耳朵偷听的众人呆了一呆,对视一眼,小声议论。李司空竟然不防备周嘉行,还大方地把齐州和青州交给对方?这两州附近可是有盐池的呀!盐池能带来巨大的税利,哪里有盐池,一定会招来各大节镇的垂涎,当年朝廷和节镇打成一锅粥,为的就是盐池的归属权,李司空倒好,直接把盐池拱手让给周嘉行?司空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大方了?众人神色古怪。李承业以为周嘉行肯定会因为齐州、青州而心神动摇,特意停顿下来,给周嘉行反应的时间,接着,以玩笑的口吻道:“使君还未婚配?”众人听到这句,心头雪亮:原来司空瞧上周嘉行了,想招人家做娇客哩!娶了司空家的千金就能得齐州、青州……司空还真是大方。周嘉行并不像李承业想象中的那样露出惊喜的表情,他依然还是那副神色。陈茅悄悄抹汗,笑着插话进来道:“多谢司空美意……”话锋一转,“只可惜,郎主已经定亲了。”李承业怔住。周围偷听的众人也愣住了。周嘉行什么时候定亲的?他不是想娶长公主吗?长公主那边还没有回音啊?等等,李司空愿意让出齐州、青州,周嘉行一点都不动心?众人瞠目结舌。周嘉行没有解释什么,转身回营帐。李承业脸色阴晴不定,看着他的背影,侧头和身边的人说了几句话。……酒宴还未结束,周嘉行提前离席,刚脱下满是酒腥味的外袍,帐外传来脚步声。亲随的声音透出几丝迟疑:“郎主,李司空派人送来的……”帐帘掀开,一阵清雅香气和着夜风涌入营帐。周嘉行回头扫一眼门口。烛火摇曳,宝光浮动。四名仅着纱裙的美貌女郎站在他面前,肌肤若雪,娇美妩媚,线条玲珑有致,苗条又不失丰满韵致。周围的亲随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都是男人,刚饱食一顿,饮了烈酒,见到烛光映照中尽显妖娆的四位女郎,谁能不心浮气躁呢?周嘉行眉心轻皱。难怪今晚总有人过来劝酒,席间菜肴也大多是大补之物。他没有动怒,也没有其他表情,挥了挥手。亲随应喏,眼神示意四名女郎出去。女郎们立刻红了眼圈,频频回头看周嘉行,如伫立风中的花朵,颤颤巍巍,我见犹怜。亲随没敢放她们回去,试一下都不敢。营帐外,怀朗抱着一只已经空了的酒囊,踉踉跄跄走上前,看一眼四名女郎灰头土脸离去的身影,打了个酒嗝,眼珠一转。他决定给九宁写一封信。……这年入秋前,契丹狼狈逃回草原。东西线将士欢聚一堂,庆祝此次大捷。席间,李元宗和周嘉行达成协议,河北尽归李元宗,周嘉行只得了徐州等地,其他地盘由参战的其他节镇瓜分。消息送抵长安,九宁看罢,掩上奏折。多弟站在一边为她研墨,看她神色有异,轻声问:“贵主累着了?”九宁摇摇头,望向窗外,神情有些感慨,“多弟,你想回江州吗?”多弟呆住了。第120章九宁凝望着轻纱掩映中的排窗。内殿是皇帝平时召见大臣、处理公务的地方, 现在这里是她的寝宫。透过青绮色窗扉, 可以看见在殿外长廊前值守的骑军卫士。他们是侥幸在乱军铁蹄下存亡的世家子弟,家族成员大多数已经葬身在战火中。还有一部分骑军卫是阵亡将士的子孙。这些人奉诏入宫护卫九宁。他们家破人亡, 彻底失去家族的荫蔽,以后的荣华富贵都必须靠自己去挣,自然对在乱世之中给予他们庇护、让他们能够重振家族的九宁忠心耿耿。九宁并不擅长理政,也不耐烦料理那些错综复杂的琐碎事情,长安渐渐恢复秩序后,政务主要由卢公和李昭处理,她没有贸然插手自己不熟悉的政务, 在雪庭的帮助下,不断收编前来长安投靠的队伍,确保军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这些是周都督曾教她的。香案上一只小巧的狻猊涂银熏炉静静喷吐着股股香烟,镂眼里透出微黄的火光。多弟放下墨锭,“贵主要回江州?”九宁笑了笑, 收回视线,点点头。崔贵妃和崔氏都葬在江州,她要回去为两人迁坟, 而且她和雪庭说过,会回周家解释清楚当年的隐秘, 还崔氏一个清白。还有……她和周都督、周嘉暄分别三年了……不知道三哥娶亲了没有?八娘比她年长, 应该已经出阁了, 她嫁的夫君有宋淮南俊俏吗?十一郎是不是还好好养着她的将军和小黑?九宁回过神, 继续翻看折子。多亏周嘉行下令将袁霆传首于京师, 天下节镇终于老实下来,不再一窝蜂往长安送求婚帖,更不会言语放肆、威胁要攻打长安。袁霆的首级在城门挂了那么多天,他们心有余悸,不敢挑战周嘉行的忍耐度——这个年轻人刚刚把契丹军赶出中原,接下来大军掉头南下,说不定正在寻找下一个目标,谁敢在这种时候冒犯长公主,不是明摆了等着周嘉行来收拾吗?用不着处理那些大同小异的求婚帖,九宁这几天清闲了不少。她看完折子,伸了个懒腰,往后靠在栲栳圈几上,长腿伸直,脚指头在袍衫底下扭动。多弟眼皮低垂,挪到圈几旁,帮九宁捶腿,等九宁放松下来,小声道:“贵主,那京兆这边怎么办?我听长平公主的侍女们私下里议论,说大臣正在商议接圣人回宫的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