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5节(1 / 1)

九宁仰面躺倒,手脚张开划拉了两下,侧身抱住塞满香花的宫锦枕头,不一会儿就睡熟了。等去打猎的周嘉行主仆满载归来,她还在睡。护卫们上前帮忙卸下马鞍旁挂的山鸡、野兔,拿到江边剥皮洗净,架起炉火,找侍婢讨来煎茶的姜、盐、胡椒,熟练地烹制起来。香味像带了钩子,四处乱窜。周嘉行走回纱帐边,撩起金泥锦帐。锦帐里光线昏暗,暗香浮动,毡毯上中间鼓鼓囊囊隆起一小块,九宁蜷缩成小小的一团,手里抱了块大软枕,似乎睡得正香。几个侍女跪坐在一旁打盹。周嘉行视线落到九宁睡得红扑扑的小脸上,出了一会儿神。床帐里响起翻动声,九宁翻了个身,撒开枕头,慢慢坐起来,伸了个大大的懒腰。目光和周嘉行的对上,她下意识朝他招手。她一双乌溜溜的眼睛湿漉漉的,卷翘的长睫上有细碎的泪珠,像是还没睡醒。周嘉行走进锦帐里,俯身。啪嗒一声,九宁还带着潮热的手掌落在他鬓边,揪了揪他梳成辫子再拢成发髻的卷发。“早就想摸了。”九宁嘟囔了一句。她总觉得以前好像摸过这种卷发,触感又柔又滑,很舒服。旁边传来几声窃笑。打盹的婢女醒来,正准备奉茶,看到九宁抓着她哥哥的头发使劲扯,忍不住偷笑。周嘉行拉开九宁的手,接了碗茶送到她手上,面不改色地出去了。等九宁洗漱装扮好,外面护卫已经把猎物烹制好,盛在干净的碟子里奉到她面前。“二郎真厉害,一会儿工夫猎了那么多!”九宁完全不记得自己扯周嘉行头发的事,高高兴兴盘坐在炉火前,还招呼周嘉行一起过来吃。“二哥,这都是你猎的,你可是大功臣。”周嘉行的头发已经重新梳好了,没说什么,坐下陪她一起吃。吃饱喝足,骑着马在大道上跑了几个来回,天色慢慢暗沉下来,黑鸦盘旋,暮色四合。仆从过来提醒九宁归家,世道不太平,下午很早就得关城门。雪球被僮仆带着跑了好几圈,身上的鬃毛已经吹干。九宁上马,回头凝望暮色下黛色群山,莞尔,“二哥,我心情好多了。”她想通了,就算被系统惩罚也要想办法除掉薛家,痛就痛吧,咬咬牙撑过去。反正只要周嘉行和多弟平安无事,系统就不会收回她这条小命。周嘉行是个大忙人,今天陪她出来跑马,在野地喝茶,谈论江州、鄂州两地局势,枯燥无趣。难为他一直好脾气地陪着她,没有露出不耐烦。“那就好。”周嘉行淡淡道。第64章 故人襄州。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李元宗身死, 袁家岌岌可危, 襄州刺史趁机率领襄州军主力和其他几方势力一起围攻鄂州。他们以为江州也会蹚这趟浑水, 分不出兵力攻打自己, 并没有留下太多守军,于是周都督带着几千江州兵一路势如破竹, 甚至几次攻到襄州府城。有幕僚建议不如趁此机会直接占据襄州,等襄州刺史回转, 正好设下埋伏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周都督认真考虑过后, 否决了这个提议。他们远离江州,没有其他援兵接应,虽然能趁乱抢下襄州, 但一旦被困入城池中,就得和襄州军打消耗战, 这不是江州兵的强项, 况且他们没有带多少粮草, 支持不了多久。而且这时候打下襄州也未必能守得住, 意义不大。就在这时,突然传来襄州刺史在行军途中猝然病逝的消息。这可真是瞌睡遇枕头——来得正是时候。和李元宗一死、河东立刻乱成一团一样, 襄州刺史前脚刚蹬腿,第二天他的儿子们就为了继承权大打出手, 几个嫡子先互殴了一通, 庶子趁机带了几千人先占了两座州县, 嫡子们大惊, 先放下彼此之间的争端,一起对付庶子。庶子见自己斗不过嫡兄们,一不做二不休,打开襄州城门,引狼入室。襄州大乱。趁着襄州刺史一家混战,周都督跟在后面捡漏,等两方打得差不多了,只剩下残兵败将时,他老人家唰啦一下带着江州兵冲上前直接把双方都解决了。一家人,就该整整齐齐嘛!……这天,守卫森严的青竹县城遽然鼓声大作,县衙的方向冒起冲天火光,襄州刺史的三儿子和八儿子兵临城下,合力攻打排行第四的庶子。双方先互相骂阵,然后开始攻城,城墙之上一片喊杀声。此时,距青竹县城只有七八里之遥的石磨山上,埋伏了两千人马。石磨山并不算高,因为从远处看形状像一座耸立的石磨,因此得名石磨山。它正好位于县城正东方向,站在山头眺望,视野开阔,能够俯瞰大半个县城。通往县城的几条官道也尽收眼底。周都督身着甲衣,骑在马背上,遥望县城不同方向窜起的滚滚黑烟,摇了摇头。一旁的裴望之小声道:“都督怕城中有埋伏?”“他们几兄弟天天杀来杀去的,个个都杀红眼了,哪来的其他人设埋伏?”周都督嗤笑,继续凝望县城,脸上笑容慢慢变淡。他是在感慨襄州刺史,英雄一世,如今尸骨未寒,他的孝顺子孙们就把他一生的基业全部葬送。不等其他势力下手,这一大家子自己把自己折腾死了。李元宗也是如此。他的儿子、义子们倒是个个聪明悍勇,有野心有抱负,不像襄州刺史的儿子们这么无能。可问题是李元宗的义子们都太出色了,而李元宗已经年老,管不住狼子野心的儿子们,他那人脾气又大,不讨儿子喜欢,下场还不如襄州刺史。至少襄州刺史死前,儿子们个个服服帖帖的。周都督不免想到自己身上。周百药不用说,不中用,大郎和他爹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也派不上用场,三郎文弱,乱世之中扛不起家业。其他房的子弟碌碌无为,偶尔有几个出色的,但年纪太小,而且血缘关系太远。唯一比襄州刺史和李元宗强的地方,大概就是周家子弟平庸归平庸,至少不会自相残杀。有异心的,都让周刺史在上次的肃清中秘密处理掉了,乱世之中,家族内部不允许有可能残害自己族人的小人。城头的厮杀还在继续。周都督和裴望之开起玩笑,“将来我要是撒手走了,你猜谁会第一个出兵江州?”裴望之跟随周都督日久,早已经习惯周都督的不着调,但还是低声劝:“都督龙精虎壮,何来如此之说?”开战之前说这种话不吉利啊,大都督。周都督白裴望之一眼,接着问:“你觉得唐六和刘豹两个人怎么样?”唐六和刘豹都是周都督倚重的下属,两人分领江州兵精锐和主力,在军中威望很高,只在周都督之下。裴望之冷汗涔涔。都督这话叫他怎么答?很显然唐六和刘豹是都督最后选中的继承人,他难道还敢说唐六和刘豹不好不成!“你说实话。”周都督脸上的神情蓦地变得严肃起来,“迟早会有那一天,我得给家里几个孩子留点倚仗。”他正经起来颇有威严,裴望之不敢装糊涂,飞快思考一番,道:“唐将军老实,刘将军英勇。”周都督点点头,“唐六忠心,不过他不是刘豹的对手,提拔他,他守不住江州。刘豹是个人才,但野心太大。”把江州兵留给唐六,唐六会善待周家人,可他能力有限,保护不了周家。刘豹或许能站稳脚跟,不过他可不会对周家人手下留情。至于把江州兵留给周家……目前周都督没有这个打算,真这么做了,周家人只会死得更快。裴望之知道周都督在担心什么,扫一眼左右,亲兵们离他们很远,决计听不到他们之间的对话。“都督。”他拱手道,“您可记得乔家?”周都督挑眉,不明白裴望之为什么在这时候提起乔家。乔家之前和周家定下婚约,后来乔家想趁周都督遇害时落井下石,两家已经断绝往来。他摆摆手,示意裴望之接着说下去。裴望之小声道:“之前乔家也和襄州刺史府上类似,家中子弟个个出类拔萃,彼此之间互相争斗,去年那位曾造访江州的小郎君乔南韶打败了自己的哥哥,前不久刚刚成为嗣子……他之所以能脱颖而出,靠的是一支商队的帮助。”说到这,他停顿下来。周都督回想了片刻,眸光微闪:“你是说二郎?”能让裴望之特别留意的商队,必定和周家有关系。“正是。”裴望之神情激动起来,道,“据说乔南韶和二郎定下盟约,二郎才会帮助他夺得嗣子之位。二郎的商队绝不只是做生意这么简单!他们还帮各地节镇搜集情报、运送武器粮草,甚至为他们打仗。二郎绝对上过战场!他的商队不会无故在鄂州盘桓这么久,据我猜测,二郎很可能是鄂州袁家请来的援兵,又或者他是潭州、金州的人,混进城中给其他人做内应。”周都督目光凝重,不知道在想什么。裴望之继续道:“都督,二郎虽然自小长在外面,和父兄不和,可他毕竟是周家血脉。少年男儿,谁没有雄心壮志?不怕惹恼都督,二郎毕竟是昆奴之子,为世人看轻,不管有多大成就,在世人眼中他终究是胡儿,唯有回到周家,才能名正言顺,从这来说,不管二郎心里怎么想,只有认祖归宗,他才能真正建立根基。若都督将其召回,麾下不就多了一员猛将?”周嘉行怎么说都姓周,需要家族支持。若周都督真有意外,唐六和刘豹都可能为了一己私欲朝周家下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